[发明专利]高压开关柜后门联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0863.9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2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凌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杰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00 | 分类号: | H02B1/00;H01H9/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1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开关柜 后门 联锁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简便的高压开关柜后门联锁装置,特别是它可防止高压开关柜在后门打开时出现电缆室高压部件带电的情况,以消除发生人员不慎触电的事故隐患。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开关柜的后门联锁功能是:当接地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时才能合上断路器并且打不开后门,以防止人员碰触开关柜电缆室带电部件。但是,当接地开关处于合闸状态又打开后门的情况下,仍可以操动接地开关。如果此时操动接地开关分闸并合上断路器,将使开关柜电缆室高压部件带电,这就存在人员可能不慎触电的安全事故隐患。因此,高压开关柜需要设计功能更完善又简便可靠的后门联锁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高压开关柜出现后门打开而电缆室带电的缺陷,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简便的高压开关柜后门联锁装置,它的安全防护功能是:打开后门前必须先将接地开关合闸、后门打开后接地开关不能进行操动、接地开关操动前必须关闭后门。由此确保后门打开时接地开关必定处于合闸状态并且其操动被锁定,也就使电缆室在后门打开时不会出现高压电。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联锁装置用一个联锁件和一个弹簧,与开关柜本身的接地开关转轴、壳体和后门的联锁孔组合实现联锁功能。装配时只需要将零件依次放入对应位置而不需要紧固。联锁件的一端形同方管,其方孔尺寸稍大于接地开关转轴方形端部,将接地开关转轴端部插入联锁件方孔内,两者之间有一个弹簧,联锁件与接地开关转轴的转向连动而轴向可相对活动。联锁件的另一端为长腰形,其外形尺寸稍小于开关柜后门的联锁长方孔(或长腰形孔,下同),当其转到与后门的联锁长方孔同方向时,后门可以开启和关闭,而当其转到与后门的联锁长方孔成直角方向时,后门不能开启和关闭。联锁件的中部一段外形尺寸稍小于开关柜壳体的联锁方孔,当这一段伸入到壳体的联锁方孔内时,联锁件的转动受到其阻挡,而当这一段避开壳体的联锁方孔时,联锁件转动就不受其阻挡。联锁件的中部另一段外形尺寸大于开关柜壳体的联锁方孔,使得联锁件复位时回到正确位置。本发明的动作过程是:关闭后门时,后门推动联锁件,其中部避开壳体上的联锁方孔,接地开关便可以进行正常操动;接地开关分闸时,联锁件随之偏转90°,其长腰形端部转到与后门的联锁长方孔成直角而锁住后门;接地开关合闸时,联锁件长腰形端部随之转到与后门的联锁长方孔方向一致,此时可打开或关闭后门;打开后门时,联锁件由弹簧力作用复位,它的中部一段回到壳体的联锁方孔内,接地开关也就不能进行操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技术方案新颖、简便,实现功能完善、可靠,能防止高压开关柜出现在后门打开时电缆室高压部件带电的情况,也就消除了人员不慎误触电缆室高压电的事故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和装配图。
图中1.接地开关转轴,2.联锁件,3.弹簧,4.开关柜壳体,5.后门,6.壳体联锁方孔,7.后门联锁长方孔。
图2是图1中的壳体联锁方孔(6)、后门联锁长方孔(7)与联锁件(2)的相对位置仰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联锁件(2)仰视图。
图4是图1中的联锁件(2)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联锁件(2)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联锁件(2)一端的方孔内放入弹簧(3),接地开关转轴(1)的方形端部插入,再将联锁件(2)的另一端放在开关柜壳体(4)的联锁方孔(6)内即可。关闭后门(5)时,后门(5)推进联锁件(2)避开开关柜壳体(4)的联锁方孔(6),脱离联锁方孔(6)对联锁件(2)转动的阻挡,接地开关(1)就可以进行正常操动;当接地开关(1)分闸时,联锁件(2)随之偏转90°,其长腰形端部转到与后门(5)联锁长方孔(7)成直角而锁住后门(5);当接地开关(1)合闸时,联锁件(2)长腰形端部随之转到与后门(5)的联锁长方孔(7)方向一致,此时后门(5)能打开和关闭;当打开后门(5)时,联锁件(2)由弹簧(3)的弹力作用复位,它的中部一段复位到壳体(4)的联锁方孔(6)内,此时联锁件(2)的转动受到阻挡,接地开关(1)也就不能进行操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杰电气成套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杰电气成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8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