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0543.3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7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魏剑锋;何龙;沈菊林;潘晓萍;戴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4/64;H01M4/38;H01M4/04;H01M10/36;H01M10/40;H01M4/48;H01M4/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负极 制备 方法 以及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沉积在负极集流体表面上的硅薄膜,其特征在于,负极集流体的个数至少2个,每个负极集流体上均有通孔,每个负极集流体的2个表面上均沉积有硅薄膜;负极集流体相互叠置,且每2个相互叠置的负极集流体的相邻表面上各沉积有至少1层硅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每2个相互叠置的负极集流体的相邻表面上沉积的硅薄膜的层数和每层的厚度均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有负极集流体每个表面上沉积的硅薄膜的层数和每层的厚度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每2个相互叠置的负极集流体的相邻表面上沉积的硅薄膜的总厚度不超过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4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每层硅薄膜厚度1~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薄膜为非晶硅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硅薄膜上通孔的平均孔径为0.2~0.6mm。
8.根据权利要求1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硅薄膜上通孔的平均孔密度为1~15个孔/mm2。
9.根据权利要求1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表面粗糙度RZ为0.5~5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负极集流体上沉积硅薄膜、清洗硅薄膜和负极集流体、干燥,然后将表面沉积有硅薄膜的负极集流体相互叠置,制成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片。
1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极组和电解液,电极组和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电极组包括依次卷绕或叠置的正极、隔膜和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平均粒径为5~15μm的LiCo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5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电动势测速器
- 下一篇:一种梳状源极叠层结构有机场效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