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头箱可移动的硬支承动平衡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0252.4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6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高桥试验机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G01N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13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头 移动 支承 动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平衡机,特别涉及一种车头箱可移动的硬支承动平衡机。
背景技术
动平衡机是用来测量机械的旋转工件(转子)动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位的专用设备。根据动平衡机测量结果对转子的不平衡量进行校正,使转子旋转时产生的振动或作用于轴承上的振动减少到允许的范围内,以达到减少振动、改善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平衡机从原理方面可以分为硬支承平衡机、软支承平衡机、半硬支承平衡机。硬支承平衡机是平衡转速远低于参振系统共振频率的平衡机。平衡校验时,支承摆架相对处于“硬”状态,因此转子可以在接近实际轴承条件下进行平衡校正,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能好的特点。
现有的硬支承平衡机一般如图1所示,包括一床身17,床身17上设有车头箱11、左支撑架15和右支撑架16,车头箱11上设有一电机14,电机14与一变速箱12连接,变速箱12与一万向节联轴器13连接。该平衡机在工作时,将需要检测的旋转工件18放在左右支撑架上,将万向节联轴器13与旋转工件18的中心轴连接,然后由电机14带动旋转工件旋转,从而完成对旋转工件动不平衡量的测量。
这种平衡机在使用时,由于旋转工件18的中心轴长度不一样,以及在连接过程中的一些特殊要求,车头箱11往往需要在床身的纵向来回移动,但由于车头箱11的重量非常的大,移动起来非常的费力,特别是需要来回多次移动时,往往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如何轻便地使车头箱在床身上纵向移动成为一个亟需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硬支撑动平衡机,该平衡机的车头箱可以轻便的在床身上纵向移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头箱可移动的硬支承动平衡机,包括床身、车头箱、左支撑架、右支撑架,所述车头箱、左支撑架、右支撑架位于所述床身上,所述车头箱底部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可伸缩的滚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滚动装置包括一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油缸活塞上设有一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床身分为一左床身和一右床身,所述左床身与所述右床身分离,所述车头箱、左支撑架位于左床身上,所述右支撑架位于右床身上。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车头箱的底部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个可伸缩的滚动装置,当车头箱需要移动时,只需要将四个角的滚动装置伸出,车头箱就会被顶起脱离床身,使车头箱和床身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车头箱和床身之间的摩擦力,这样车头箱就可以比较轻便的进行纵向移动。当车头箱移动到位后,只需将滚动装置收缩起来,将车头箱放在床身上固定即可,不会影响到平衡机的稳定性、和共振频率等参数。因此这种平衡机可以在不影响其性能的情况下,比较轻便的实现车头箱的纵向移动,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测量大直径工件时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介绍。
如图2所示,该车头箱可移动的硬支承动平衡机包括一左床身28和一右床身29,左床身28和右床身29可分离,左床身28上设有车头箱21和左支撑架26,右床身上设有一右支撑架27。车头箱21内设有一直流电机24,直流电机24和一变速箱22连接,变速箱22与一万向节联轴器23连接。车头箱21底部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可伸缩的滚动装置25。该滚动装置25包括一液压油缸31,液压油缸31的油缸活塞上设有一滚轮32(如图3所示)。
该硬支承平衡机在工作时,首先将需要测量的旋转工件30安装在左右支撑架26、27上,然后再将万向节联轴器23与旋转工件30的中心轴连接,然后由直流电机24带动旋转工件旋转,从而完成对旋转工件动不平衡量的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高桥试验机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高桥试验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