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途紫外老化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9962.5 | 申请日: | 200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9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黎萍;李剑飞;孙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1/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紫外 老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线老化系统,其可满足多种关于紫外光催化以及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老化试验的需要。
背景技术
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命和其他物质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它几乎是所有暴露于户外的材料发生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很多物质材料性质变化或产生活性的因素。自然界中难以获得均一、长久且稳定的紫外线光源,而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紫外线老化系统针对性不强、操作复杂、价格昂贵,不能满足特殊实验的需要。如紫外光催化试验,要求光源下有较大空间放置密闭容器,并且要求老化箱壁门上留有检测孔,但现有的紫外老化系统多针对直接在光源照射下进行老化实验,由于样品体积通常不大,故系统光源下面仅有少量的空间可利用,且现有的紫外光老化系统多为独立封闭的体系,与外界相关仪器无法进行连接,故不能满足特殊实验的需要。因此,根据实验要求需要设计了一种新的紫外老化系统能满足现有的紫外光催化以及各类紫外老化试验研究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紫外老化系统,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空间,可放置其他容器,能满足光催化试验以及其他紫外老化试验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多用途紫外老化系统,其包括主箱体、控制柜,主箱体顶部设有紫外线灯,其还设有连接外部设备的小孔,控制柜通过导线连接主箱体控制其试验条件。
所述的主箱体顶部上方设有顶盖,顶盖的侧面宽于主箱体,与主箱体的侧面上部在水平方向上相距10mm,箱体内部空间大于400mm×400mm×400mm。
所述的主箱体设有门体,其与箱体采用高温橡胶条密封,箱门底部长于箱体底部,主箱体的底部两侧还设有鼓风机。
所述的小孔为两个,分别为位于箱体右侧靠近顶部的便于通气管进出的小孔及位于箱体左侧中央的温度传感器孔。
所述的箱门四周翻边,且门体中央留有用于检测仪探头进出的小孔,门上还设有可锁紧的锁扣,箱门上还设有箱门开关拉手。
所述的紫外线灯通过灯架安装于箱顶,灯架为U型结构,其两侧固定于顶盖上与顶盖一体,灯架中间设有安装紫外线灯的灯泡安装孔。
所述的紫外线灯为9个。
所述的控制柜包括采用双联漏电开关的总电源、调节箱内温度的温度控制器、控制试验时间的时间控制器、控制紫外线灯和鼓风机的光源和风机控制系统,控制柜背部设有紫外线灯的整流器;其还设有温度和时间继电器。
所述的小孔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圆形盖片。
所述的主箱体、控制柜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其还包括支撑架,其四脚装有可调节高度的螺栓,制成架的表面用15mm宽的钢条焊接,钢条之间以10mm的间距均匀分布。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①光源系统可单独控制每盏灯,能提供各种强度的紫外光辐照;②能自动控制试验的温度范围和试验时间;③箱体内部具有一定空间,可放置一定尺寸的容器完成光催化试验;④有支撑架可控制试样同光源的距离,满足不同条件下的老化试验需求;⑤高温密封条和小孔处的盖片可防止紫外光泄漏,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⑥顶盖与箱体顶部四周留有空隙,既不漏光又便于容器内的热量循环;⑦所有的控制系统均在控制箱内,操作安全方便;⑧整个设计美观大方、简便实用,不锈钢材质有良好的耐久性;⑨制造费用低,开发和生产制造的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为紫外老化系统主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紫外老化系统箱体顶结构盖示意图。
图3为紫外老化系统箱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紫外老化系统光源系统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紫外老化系统控制柜结构示意图。
图6为紫外老化系统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紫外老化系统整体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系统主要包括主箱体1、控制柜17,控制柜17和主箱体1之间通过电线相连,控制柜17为主箱体1内的测试提供特定的条件。其还可以包括支撑架,在某些试验场合下可能用到,例如需调节试样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时候会用到,可将试样放置于支撑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99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