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血压要素组合检测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9700.9 | 申请日: | 2009-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9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段俊丽;陆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B5/021 | 分类号: | A61B5/021;A61B5/024;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王裕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血压 要素 组合 检测 脑血管 疾病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血压要素组合检测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为避免心脏疾病引起死亡、严重的疾病和残疾,监视人的心血管系统的状况是很重要的,分析监视得来的数据,以确定在人的心血管系统中是否存在着任何应当治疗的病状,以防止患者的心血管系统进一步变坏。
人体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中的诸多信号如心电信号、心音信号、脉搏信号蕴含着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信息,人们已尝试采用这些信息来进行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辅助决策,如:
中国专利申请200410025233.3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无创伤检测方法。其步骤是,先采集寸口关部的脉搏波及血压信息,标定压力脉波,确定其中的10个特征点,提取14个特征量,由此计算获得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包括:脉率、左室射血时间、心室射血压、动脉内射流压、平均脉压、平均动脉压、心舒末容量、射血分数、每搏血量、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动脉顺应性等。这些参数可描述血压生理变化规律,并判断血压个性化分类,是高血压等疾病个性化诊断和治疗的辅助决策的重要客观依据。
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61152.3公开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评估方法,通过输入被测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射血时间,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血管硬化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系统血管阻力指数,左心工作指数十个参数,利用神经网络方程Y=f2(W2f1(W1X+B1)+B2)计算获得被测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
中国专利申请200680041519.8公开了一种用于管理或控制心血管相关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的系统和方法,主要包括血压测量设备和用于确定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状态的装置。特别地,该状态的确定是基于心率变化或基于所述个体白细胞中的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组成比例。
中国专利申请200710115140.3公开了一种检测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状态的方法和装置,可以无创无损的同步检测心脏功能、动脉硬化度、血液粘度水平。
在临床上,控制血压水平的高低是心脑血管的重要保护措施,近年的研究表明,血压波动幅度(BPV)增大与心脑血管疾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BPV是导致靶器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SBP、DBP和BPV这些血压主要因素与靶器官损伤的关联性还停留在一个定性的水平。到目前为止,SBP、DBP和BPV对靶器官损伤所占的比重仍然不清楚,每个血压的要素独立地与靶器官损伤关联性在统计意义上也还不是很强,即p值还没有小于0.00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血压要素组合检测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及其装置。
一种基于血压要素组合检测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读入血压检测仪器获得24小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
b)计算收缩压平均值SBP,舒张压平均值DBP和心率平均值HR;
c)收缩压平均值SBP,舒张压平均值DBP和心率平均值HR按公式
计算得到NBP值;
d)根据NBP值对应参考数据库,获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e)输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所述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脑梗死、冠心病、隐性心肌缺血、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其中优选为脑梗死。
实现本发明方法的装置至少具有一个数据处理器(尤其是微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和至少一个测量仪器(尤其是血压测量仪器),以便从流动着血液的动脉中探测信号。这样一种设备具有实现本发明方法所需要的所有必需的仪器和工具。
为了能够对至少一个血压参数进行简单、快速而有效的确定,制造一种在上臂、手腕或手指上进行测量的仪器。其它的表面测量也是可以的,而这些表面测量是无创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97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木瓜和荷叶提取物的爽肤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大楼清洗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