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动式残疾人用汽车旋转座椅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9595.9 | 申请日: | 2009-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田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春明 |
| 主分类号: | B60N2/14 | 分类号: | B60N2/14;B60N2/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宗德 |
| 地址: | 201516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式 残疾人 汽车 旋转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旋转座椅,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手动式残疾人用汽车旋转座椅,属于汽车附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轿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一种重要代步工具。对普通人而言,进入轿车副驾驶座位,只需低头弯腰跨进一步即可,但对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上述的几个连贯动作却难以完成。专利号和发明名称分别为“ZL 200620041954.8”和“汽车无障碍专用电动转椅”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项为方便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乘坐轿车而设计的电动转椅的技术,该电动转椅由座椅、座椅电动旋转机构和座椅底架组成,座椅底架位于汽车副驾驶座处的汽车车厢地板上,座椅和座椅电动旋转机构安装在座椅底架上。该电动座椅的缺点是电动旋转机构结构复杂,制造和维护成本高,难以推广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式残疾人用汽车旋转座椅,具有制造工艺简便、制造、维护成本低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背景技术的电动转椅的基础上,将座椅的电动旋转机构改为手动式座椅平动-旋转机构,安装在座椅底架上,由座椅锁定-解锁机构将座椅锁定在座椅底架上,残疾人用车时,先为座椅解除锁定,然后驾驶员在车外用手向外拉座椅,座椅边向前平动,边向右旋转,直至座椅面对敞开的车门,并且一半伸出车门外,残疾人入座后,驾驶员在车外用手向内推座椅,座椅边向左旋转,边向后平动,直至座椅回复到汽车副驾驶座的正常位置,座椅锁定-解锁机构将座椅自动锁定。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手动式残疾人用汽车旋转座椅,安装在汽车副驾驶座处汽车车厢地板上的座椅底架9上,该汽车旋转座椅含座椅21,座椅21含靠背22和座垫23,靠背22内有背框20,座垫23内有座垫框2,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手动式座椅平动-旋转机构和座椅锁定-解锁机构,所述的手动式座椅平动-旋转机构含动板4、第一推力轴承17、定板6、第二推力轴承18、螺栓41、止动螺母47、左滑轨63、右滑轨60、连杆5、第一连杆固定螺孔46、连杆支架52和第二连杆固定螺孔53,左滑轨63含左外导轨64和左内导轨65,右滑轨60含右外导轨61和右内导轨62,左内导轨65和右内导轨62以互相平行的方式分别固定于座椅底架9的上表面的左边和右边,左外导轨64和右外导轨61以互相平行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定板6的底面的左边和右边,左、右外导轨64、61上有倒凹槽,左、右内导轨65、62分别嵌入左、右外导轨64、61,定板6及其上的左、右外导轨64、61与座椅底架9及其上的左、右内导轨65、62组成定板6能相对于座椅底架9平动的机构,动板4与座垫框2固定连接,动板4的右后部分开有螺孔,在定板6上与动板4上的所述螺孔相应位置处也开有螺孔,动板4及其上的螺孔、第一推力轴承17、定板6及其上的螺孔和第二推力轴承18借助螺栓41和止动螺母47连接成动板4能相对于定板6旋转的机构,第一连杆固定螺孔46位于动板4底面右后边,连杆支架52位于座椅底架9右边,连杆支架52上开有第二连杆固定螺孔53,连杆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固定螺孔46和第二连杆固定螺孔53铰接,动板4及其上的螺孔、第一推力轴承17、定板6及其上的螺孔、第二推力轴承18、螺栓41、止动螺母47、左滑轨63、右滑轨60、连杆5、第一连杆固定螺孔46、连杆支架52和第二连杆固定螺孔53组成座椅21能一边相对于座椅底架9平动、一边绕螺栓41相对于座椅底架9旋转的手动式座椅平动-旋转机构,座椅21相对于座椅底架9旋转的旋转角的范围介于0°~105°之间,所述的座椅锁定-解锁机构含有定位锁7、解锁机构1和牵引钢丝总成3,定位锁7含锁壳70、锁勾支架71、滑舌支架72、锁勾73、滑舌74、锁柱槽75、解锁拉杆76、滑舌拉簧77、锁勾拉簧78、锁柱79和锁柱支架93,解锁机构1含扳手固定板10、扳手11、铆钉14、矩形孔15和第一钢丝套支架16,牵引钢丝总成3含软钢丝32、钢丝套34和第二钢丝套支架45,锁壳70位于动板4的底面的左后部,锁壳70内有锁勾支架71、滑舌支架72、锁勾73、滑舌74、解锁拉杆76、滑舌拉簧77和锁勾拉簧78,锁壳70上开有自后向前走向的、供锁柱79进出的锁柱槽75,锁柱支架93与座椅底架9的左后边固定连接,锁柱79直立在锁柱支架93上,锁勾支架71和滑舌支架72呈圆柱状,锁勾73和滑舌74分别以锁勾支架71和滑舌支架72为轴的方式套装在锁勾支架71和滑舌支架72上,解锁拉杆76的一端与穿过第二钢丝套支架45的孔的软钢丝32的一端固定连接,锁勾73一端与滑舌74的一端勾接,锁勾拉簧78的一端与锁壳70勾接,锁勾拉簧78的另一端与锁勾73的另一端和解锁拉杆76的另一端勾接,滑舌74的另一端与滑舌拉簧77的一端勾接,滑舌拉簧77的另一端与锁壳70勾接,锁柱79与锁勾73和滑舌74相对于座椅底架9处在同一高度,动板4的底面后部有第二钢丝套支架45,扳手11的一端通过铆钉14与扳手固定板10铰接,扳手11的另一端伸出矩形孔15外,第一钢丝套支架16与钢丝套34的一端固定连接,软钢丝3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钢丝套支架16的孔与扳手11中部连接,钢丝套34的另一端与第二钢丝套支架45固定连接,锁壳70、锁勾支架71、滑舌支架72、锁勾73、滑舌74、锁柱槽75、解锁拉杆76、滑舌拉簧77、锁勾拉簧78、锁柱79、锁柱支架93,扳手固定板10、扳手11、铆钉14、矩形孔15、第一钢丝套支架16、软钢丝32、钢丝套34和第二钢丝套支架45组成能完成以下两个动作的座椅锁定-解锁机构:在锁勾73与滑舌74彼此分开的状态下,锁柱79沿锁柱槽75相对于锁壳70的平动驱使滑舌74绕滑舌支架72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直至滑舌74与锁勾73勾接,将锁柱79锁定在锁柱槽75中,将座椅21锁定在座椅底架9上;在锁柱79锁定在锁柱槽75中的状态下,提起扳手11伸出矩形孔15外的一端,驱动软钢丝32牵引解锁拉杆76,锁勾73随之绕锁勾支架71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直至锁勾73与滑舌74脱离勾接,使滑舌74在滑舌拉簧77拉力的作用下绕滑舌支架72朝顺时针方向旋转,滑舌74进入与锁勾73分开的状态,使锁柱槽75能作自后向前的、与锁柱79分离的运动,解除座椅21与座椅底架9之间的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春明,未经田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95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