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管道泄漏部位进行封堵用的管形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8407.0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丽环境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F16L55/175;B32B1/08;B32B27/00;B32B2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泄漏 部位 进行 封堵 管形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形件,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对排水管道、农业用水管道、工业用水管道、自来水管道或燃气管道等地下管道的泄漏部位进行封堵用的管形件。
背景技术
以往,为对市政排水管道、农业用水管道、工业用水管道、自来水管道或燃气管道等地下管道损坏进行修补,通常采用整段替换的方法。所以此方法费时、费工夫,且成本大。
为此,目前已提出了一种对市政排水管道、农业用水管道、工业用水管道、自来水管道或燃气管道等地下管道损坏进行局部封堵修复用的封堵构件。图1揭示了这种封堵构件的结构:通过缝合部1将由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状树脂吸收材料2的两端连接起来形成中空3,构成管状(图示显示的是非圆形管状,可以构成横截面为圆形或其它方形的管状),该封堵构件长度一般约500mm~1000mm。在该封堵构件的中空3内插入压力袋(未图示),然后使其移动到管道内的损坏部位,即所需修复部位。通过压力袋内流体的压迫作用,加压鼓胀上述的局部修复用的封堵构件,以让该封堵构件紧压在管道的内壁面上。在此状态下,向上述压力袋内供给热媒,对该局部封堵修复用的封堵构件进行加热,使硬化性树脂硬化后,即可在管道内实施局部的堵漏、修复。
但是,这种结构的封堵构件,硬化性树脂在硬化的化学反应时会发生硬化收缩和硬化发热现象,虽然非常小,但管道内壁面会发生局部修复处的封堵构件剥落的情况,使得管道与封堵构件之间产生间隙,在以后的管道内清扫工作时发生封堵构件偏离原位置的问题。
另外,还存在这样一种问题:如果管道的损坏部位有地下水发生时,浸渍在封堵构件内的硬化性树脂与地下水结合而使封堵构件的一部分硬化,从而使堵漏效果恶化,封堵构件使用寿命缩短,管道内的封堵修复处容易再次开裂、损坏,再次造成泄漏,使管道修复的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管道泄漏部位进行封堵用的管形件,在利用压力袋插入该管形件的中空内并向该压力袋供给热媒并加压而使管形件硬化后,其能紧贴在管道内壁面上并被紧紧地固定,不会发生偏移,即使在实施修复的堵漏部位发生地下水等侵入现象时,也可避免因与地下水混合而使该管形件发生硬化的不良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对管道泄漏部位进行封堵用的管形件,其通过缝合部(1)将未硬化的、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树脂吸收材料(2a)两端缝合而呈具有中空的管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树脂吸收材料的外侧周部表面被覆有塑料薄膜(4),内侧周部表面具有塑料薄膜涂层(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料薄膜的两面粘接有无纺布(7)。
另外,在所述树脂吸收材料的内侧周部表面与所述塑料薄膜涂层之间夹有未硬化的、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内侧树脂吸收材料(2b)。
另外,被覆在所述树脂吸收材料外侧周部表面的所述塑料薄膜的外表面涂敷有油灰(5)。
并且,所述管形件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长圆形、方形中的一种形状。
采用本发明,在使未硬化的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管形件硬化后,能将其牢牢地紧贴在所需修复部位的管形管道的内壁面上,不会发生偏移,并可避免该管形件发生硬化的不良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的各种管道局部封堵修复所用的封堵构件的横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对管道泄漏部位进行封堵用的管形件的横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对管道泄漏部位进行封堵用的管形件的横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对管道泄漏部位进行封堵用的管形件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管形件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1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对管道泄漏部位进行封堵用的管形件的横剖视图。
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对管道泄漏部位进行封堵用的管形件,其通过缝合部1将未硬化的、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树脂吸收材料2a两端缝合而呈具有中空的管形,而在树脂吸收材料2a的外侧周部表面(未图示)被覆有塑料薄膜4,内侧周部表面具有塑料薄膜涂层3。
在本实施例中,最好是塑料薄膜4的两面粘接有无纺布7。
上述的无纺布7是聚酯纤维、维尼龙纤维、聚丙烯纤维或丙烯纤维的无纺布。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2中,如图4所示,管形件,在树脂吸收材料2a的内侧周部表面(未图示)与塑料薄膜涂层3之间夹有未硬化的、浸渍有硬化性树脂的内侧树脂吸收材料2b。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丽环境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管丽环境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混光装置
- 下一篇: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膨胀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