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摩擦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算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8334.5 | 申请日: | 2009-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1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祥;刘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9/00 | 分类号: | G05D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陆聪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作用 建筑结构 摩擦 阻尼 主动 控制 算法 | ||
1.一种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摩擦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定建筑结构模型,根据需要每建筑结构楼层设置若干个摩擦阻尼器,采集地震波数据;
第二步,采用基于LQR经典最优控制算法计算,使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能量最小,并设计此时的最优控制力;
第三步,利用上述得到的最优控制力分别设计出摩擦阻尼器的实时变阻尼和变刚度,并利用它们计算得到摩擦阻尼器的实时半主动摩擦控制力,从而对建筑结构进行摩擦阻尼器半主动控制;
第四步,利用上述摩擦阻尼器半主动实时控制力对建筑结构进行控制,并使用MATLAB工具箱提取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摩擦阻尼器半主动控制时返回的振动响应数据;
所述基于LQR经典最优控制算法计算得到的最优控制力来设计阻尼器的变阻尼和变刚度,并据此进一步设计得到摩擦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的实时半主动摩擦控制力,为建筑结构实施半主动控制,其半主动摩擦控制力的设计见以下公式:
Cid min=Cid max/s (3)
Kid(t)=ui max/xi max (4)
其中:Cid max、Cid min分别为建筑结构第i层摩擦阻尼器的最大和最小阻尼系数;
s为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可调倍数,可根据控制要求设置;
Kid(t)为任意时刻建筑结构第i层摩擦阻尼器的刚度系数;
xi(t)分别是任意时刻建筑结构第i层的层间速度和层间位移;
ui(t)为基于LQR经典最优控制算法得到的任意时刻建筑结构第i层的最优控制力;一个阻尼器有两个滑动摩擦面,且每个摩擦阻尼器的摩擦系数均为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3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