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电视单频网可变长同步信息分布式传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8233.8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1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归琳;孙军;陆靖侃;马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4 | 分类号: | H04N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电视 单频网可 变长 同步 信息 分布式 传输 方法 | ||
1.一种数字电视单频网可变长同步信息包分布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三个步骤:
步骤1:生成可变长的同步信息包:生成带有巴克码作为包同步头的、经过 纠错编码的可变长的同步信息包;
步骤2:添加和抽取同步信息包:将同步信息包在适配器分布式添加到非标 准空TS包中,并在同步器抽取出来;
步骤3:获取同步信息包:将同步器抽取出来的同步信息包的比特流和13 位巴克码做运算找到包头位置,并将包中内容解码后输出;
所述生成可变长的同步信息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获取同步时间标戳,即STS;
步骤12:在STS后面追加单频网所需要的控制信息,形成同步信息包有效载 荷,该控制信息为自定义并且长度可变的信息;
步骤13:将同步信息包有效载荷进行纠错编码;
步骤14:将编码后的同步信息包有效载荷前面添加13位的巴克码,形成同 步信息包输出,之后返回步骤11获取STS;
所述添加和抽取同步信息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适配器去除TS标准空包;
步骤22:适配器按顺序用同步信息包每个比特替换每个TS包的错误指示位, 即TS包中第9个比特;
步骤23:适配器将替换过错误指示位的TS包送入分发链路的调制器;
步骤25:同步器对分发链路的解调器输出的TS流去标准空包;
步骤26:同步器读取TS包内的错误指示位,形成比特流,同时该错误指示 位设为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视单频网可变长同步信息包分布式传输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3中,纠错编码的编码器对每一个同步信息包有效载 荷进行纠错编码要求编码寄存器的状态以全零开始,并以全零结束,这通过在同 步信息有效载荷的信息后追加附加比特进入编码器编码来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视单频网可变长同步信息包分布式传输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13位巴克码为:1111100110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视单频网可变长同步信息包分布式传输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获取同步信息包,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从TS包错误指示位抽取出来的比特流和13位巴克码做运算;
步骤32:监视相关峰的出现,如果出现相关峰,则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 没有出现相关峰,继续监视相关峰;
步骤33:将巴克码后面抽取的比特流进行纠错编码的相应解码;
步骤34:输出解码后的STS,返回步骤32监视相关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电视单频网可变长同步信息包分布式传输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1中的13位巴克码为1111100110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视单频网可变长同步信息包分布式传输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同步信息包的包头为13位巴克码,即1111100110101。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数字电视单频网可变长同步信息包分布式传 输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1中,两次复位之间,不管是否监视到相关峰, 从TS包错误指示位抽取出来的比特流和13位巴克码的运算一直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电视单频网可变长同步信息包分布式传输方 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2中,相关峰的理论数值为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2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