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结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模块和发光二极管灯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7310.8 | 申请日: | 2009-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0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俞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迪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31;H01L3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妙春 |
| 地址: | 2152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结构 发光二极管 光源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具有这种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模块和发光二极管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灯中,通常将具有发光二极管的构件或电路板通过一层薄薄的散热胶(可以是一种市售商品,它具有良导热性和非导电性)粘合到金属构成的散热器上,对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对于这类散热形式,为了增加散热效果,就需要增大金属散热器的体积,从而导致发光二极管灯的总体重量和制造成本上升。按照这类散热形式的发光二极管灯,当发光二极管灯使用垂直结构的发光二极管构成时,就必须剪掉发光二极管的焊接在电路板(通常采用印刷电路板)上后的剩余引脚,对发光二极管的散热只能通过电路板上的布线、散热胶和金属散热器进行,这样导致增加工艺又使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的散热性能好的散热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这种散热结构的、重量轻、制造成本低、和工艺简单且散热效果更好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模块和发光二极管灯。
本发明的散热结构,包含用于设置发热元件的基板,和与基板相接、对发热元件散热用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包含:包含有侧壁、与侧壁相接的顶壁、和与顶壁相对的罩口的散热罩,基板设置在所述罩口;和充填在由散热罩的侧壁、顶壁和基板所包围的封闭的散热罩内腔的散热胶;其中,当散热结构组装完成后,散热胶填满散热罩内空腔的剩余空间,进而在基板和顶壁之间和/或侧壁上形成有穿过散热胶的至少一个通道,至少一个通道的两端与散热结构的外界连通。
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模块,包含:本发明的散热结构;和设置在所述散热结构的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灯,包含:本发明的散热结构;接受供电用的灯头;一端与灯头连接、另一端从散热罩外与散热罩的顶壁连接的灯头连接座,该灯头连接座形成有内腔;和安装在所述内腔中的驱动电路;其中发热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并安装在散热结构的基板上,驱动电路利用供电使发光二极管照明,发光二极管面向散热罩外。
如上构成的散热结构、发光二极管的光源模块和发光二极管灯具有重量轻、制造成本低、散热性能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的结构原理的剖视图,其中,图1(a)显示在基板2和顶壁42之间形成通道m的结构图,图1(b)显示在侧壁41上形成通道n的结构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灯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结构的结构原理的剖视图。参见图1(包括图1(a)和图1(b)),本发明的散热结构包含:用于设置发热元件1的基板2,和与基板2相接、对发热元件1散热用的散热器3。散热器3包含:包含有侧壁41、与侧壁41相接的顶壁42、和与顶壁42相对的罩口43的散热罩4;和充填在由散热罩4的侧壁41、顶壁42和基板2所包围的封闭的散热罩内腔55内的散热胶5。
当散热结构组装完成后,散热胶5填满散热罩内空腔55的剩余空间。参见图1(a),在基板2和顶壁42之间形成一个或多个穿过散热胶5的通道m,这些通道m的两端a,b与散热结构的外界连通,便于外部空气进出通道m。参见图1(b),也可在侧壁41上形成一个或多个穿过散热胶5的通道n,这些通道n的两端c,d也与散热结构的外界连通。作为变化例,也可在基板2和顶壁42之间和侧壁41上形成上述这样的通道(未图示),这些通道中的一部分或全部通道也可相互构通(未图示)。
发热元件1是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能的元器件。作为发热元件的例子,例如可以是发光二极管、大功率电子元器件等。发热元件1不限于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发热元件1为多个时,它们可以离散地分布于基板2。基板2的作用是将散热胶5封装在散热罩4内并将发热元件1产生的热传送到散热胶5,它可以是单独的金属制导热板,其形状与要散热的发热元件的散热部分的外形相适配,也可以是构成发热元件底部(发热部)的组成部分,或是用于安装发热元件1的电路板,例如印刷电路板等。基板2设置在罩口43。具体而言,在一实施例中基板2封设在罩口43的端部(见图1),在另一实施例中,基板2可设置在罩口43内的台阶部431上(图2)。不管基板2设置在罩口43的具体什么地方,只要能与散热胶5接触并挡住散热胶5不流出散热罩外就行。散热罩4用于容纳散热胶5,与散热胶5一起构成散热器3。散热罩4大致呈盆状,但其外形没有特定的限制,大多根据安装或美观要求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迪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埃迪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73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突波保护装置的延长线装置
- 下一篇:像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