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滤介质在过滤器内再生的液固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7276.4 | 申请日: | 200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0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都丽红;邓伯虎;陈奕峰;王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33/21 | 分类号: | B01D33/21;B01D33/4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6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介质 过滤器 再生 分离 方法 | ||
1.一种过滤介质在过滤器内再生的液固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待分离含细小固体颗粒的悬浮液通过泵送入快开式加压叶片过滤器,在泵的压力作用下,固相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形成滤饼,滤液通过滤饼和过滤介质,汇总后进入过滤圆盘中心管排出,液固两相分离结束后,排放残液,旋转装置带动过滤元件匀速旋转,高压水通过喷嘴将覆盖在过滤介质上的滤饼卸净,进行过滤介质的再生,并通过气动控制快开装置快速打开过滤器进行过滤介质的更换;
所述的快开式加压叶片过滤器包括门盖、过滤筒体、过滤元件、卸料及清洗装置、气动控制快开门装置和过滤元件旋转定位装置,所述的过滤元件包括过滤盘、过滤介质和中心出液管,所述的过滤元件设在过滤筒体内,所述的卸料及清洗装置对过滤元件进行卸料及清洗,所述的气动控制快开门装置设在门盖和过滤筒体连接处,所述的气动控制快开门装置包括锁紧气缸、锁紧气缸推拉杆、锁紧法兰、锁紧圈、锁紧块、气动控制阀和自锁密封圈,所述的锁紧气缸与锁紧气缸推拉杆连接,所述的锁紧气缸推拉杆与锁紧圈连接,通过气动控制阀的换向和锁紧气缸的推拉作用带动锁紧圈和锁紧块正反旋转,过滤筒体和门盖进行脱开和锁紧,所述的过滤元件旋转定位装置设在过滤筒体内并与中心出液管连接;
所述的过滤筒体为偏心异径形式的受压容器,过滤介质再生时产生的浆液通过过滤筒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介质在过滤器内再生的液固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及清洗装置包括滤盘旋转减速电机、喷水管和喷嘴,打开与中心出液管连接的滤盘旋转减速电机,以及再生泵和设在过滤元件上方喷水管前的阀门,使高压水通过分布在喷水管上的喷嘴,对过滤元件两面的过滤介质进行冲洗,进行卸料及过滤介质再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介质在过滤器内再生的液固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元件旋转定位装置包括中心出液管调节固定吊杆和活动翻杆,所述的中心出液管调节固定吊杆与活动翻杆连接,中心出液管调节固定吊杆通过推上和翻下活动翻杆进行开启和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介质在过滤器内再生的液固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圆盘的中心穿设于中心出液管上,液固两相分离时,细小固体被平铺于过滤圆盘两面的过滤介质截留,滤液通过过滤圆盘的中心汇集于出液管中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过滤介质在过滤器内再生的液固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出液管作为旋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介质在过滤器内再生的液固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介质的更换是用气缸打开过滤器,从过滤元件上拆下过滤圆盘,更换过滤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72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