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3-烯炔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6716.4 | 申请日: | 200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忠;解鑫;徐晓冰;李鸿峰;徐晓磊;李恩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15/12 | 分类号: | C07C15/12;C07C15/02;C07C2/88;C07C43/215;C07C41/30;C07C211/48;C07C209/74;B01J27/10;B01J3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06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炔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1,3-烯炔类化合物的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3-烯炔类化合物(1,3-enyne)是一类重要的不饱和化合物,它是许多 天然产物、药物中间体的重要结构单元和合成砌块。目前,关于1,3-烯炔类 化合物的合成已有文献报道,例如:文献(1)Yue,D.;Yao,T.;Larock,R. C.J.Org.Chem.2006,71,62;(2)Mino,T.;Shirae,Y.;Saito,T.; Sakamoto,M.;Fujita,T.J.Org.Chem.2006,71,9499;(3)Silva,S.; Sylla,B.;Suzenet,F.;Tatibouet,A.;Pauter,A.P.;Rollin,P.Org. Lett.2008,10,853.;(4)an der Heiden,M.R.;Plenio,H.;Immel,S.; Burello,E.;Rothenberg,G.;Hoefsloot,H.C.J.Chem.Eur.J.2008, 14,2857.(5)Yin,L.;Liebscher,J.Chem.Rev.2007,107,133.(6) Chinchilla,R.;Najera,C.Chem..Rev.2007,107,874.以上文献报道 的合成方法都使用了昂贵的金属催化剂如钯、铜等,不但增加了反应的成本, 而且钯等金属具有一定的毒性,易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1,3-烯炔类化合物的 制备方法,它以廉价的铁盐为催化剂,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成本低, 而且收率高,不污染环境。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1,3-烯炔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特 点是在室温和氮气的保护下,将烯基碘类化合物与取代端炔、催化剂、碳酸铯 和配体按摩尔比为1~1.5∶1∶1~3∶0.1~0.15∶0.1~0.3的配比混合,然后放入 甲苯、二甲苯的溶剂中升温至110℃,反应36~72小时,经分离、提纯后 而得,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1=C1-20的烷基、苄基或芳基;R2为C1-20的烷基、胺甲基、酚氧甲基 或芳基;
所述烯基碘类化合物为(E)-1-(2-碘代乙烯基)苯或(E)-1-碘代-1- 己烯。
所述取代端炔为苯乙炔、对甲氧基苯乙炔、1-辛炔、N-甲基-N-炔丙基-苯 胺或苯基炔丙基醚。
所述催化剂为FeCl3或Fe(acac)3。
所述配体为1,10-菲咯啉、N,N,N’N’-四甲基-1,2-乙二胺、N,N’-二 甲基环己基-1,2-二胺、N,N’-二甲基-1,2-乙二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成本低,生成 的产物以双键构型保持,而且收率高,不污染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室温和氮气的保护下,将烯基碘类化合物与取代端炔在金属铁盐 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偶联反应,反应简式如下:
实施例1
本发明采用的烯基碘类化合物为(E)-1-(2-碘代乙烯基)苯、取代端炔 为苯乙炔、催化剂为FeCl3、配体为1,10-菲咯啉(1,10-phenanthroline)。
取代端炔1.0mmol、烯基碘1.0mmol、碳酸铯3.0mmol、催化剂0.15mmol、 配体0.3mmol,在室温和氮气的保护下放入5ml的甲苯溶剂中升温至110℃, 反应48小时,经分离、提纯后而得(E)1,4-二苯基-丁-1-烯-3-炔,收率为 82%,其结构式如下:
实施例2
本发明采用的烯基碘类化合物为(E)-1-(2-碘代乙烯基)苯、取代端炔 为苯乙炔、催化剂为FeCl3、配体为1,10-菲咯啉(1,10-phenanthrolin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67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拱板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冷藏集装箱热工性能测试功率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