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乳头瘤病毒和沙眼衣原体嵌合核酸疫苗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6612.3 | 申请日: | 200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2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芳;朱珊丽;薛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62 | 分类号: | C12N15/62;C12N15/63;C12N15/64;C12N5/10;C12N1/21;C12N1/19;A61K39/118;A61K39/23;A61K48/00;A61P31/04;A61P3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范征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头 病毒 沙眼 衣原体 嵌合 核酸 疫苗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和免疫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乳头瘤病毒 和沙眼衣原体嵌合核酸疫苗、其制备方法、及其在防治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相 关肿瘤(如尖锐湿疣)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乳头瘤病毒(HPV)和沙眼衣原体(CT)均为性传播疾病(STDs)的主要病 原。
主要由HPV6b和11型感染引起的尖锐湿疣,近几年发病迅猛增长,已跃居 STDs发病的第二位,并已波及儿童(咽喉乳头瘤),且经电灼、激光、手术等现 有的方法治疗后极易复发。
而CT则引起男性尿道炎和女性宫颈炎,据报道男性尿道炎中有50-60%由 CT感染引起(J,G,B等,Bacteriological finding in the urethra in men with and without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患或未患非淋球菌 性尿道炎的男性尿道细菌学研究,2007,64(12):833-6),并常与其它病原混合 感染,通过性传播感染女性泌尿生殖道,导致不良妊娠,如流产、死胎等,并 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CT感染经治疗后极易复发,WHO估计全球约有9千万 名CT患者,美国每年用于治疗CT感染耗资数十亿美元(Wang SA,Papp JR, Stamm WE等,Evaluation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treatment failures for Chlamydia trachomatis:a meeting report.沙眼衣原体耐药性和治疗失败评估:会 议报告,J Infect Dis.2005,191(6):917-23.Epub 2005 Feb 11)。
近年来,我国由HPV和CT引起的STDs发病呈持续上升趋势。由此可见, HPV和CT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危害。对于HPV和CT,尤其对CT感染性疾 病,迄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而寻求有效的疫苗,尤其是能同时防治HPV 和CT感染这种性传播疾病的疫苗研究,是各国相关学科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 一。
核酸疫苗,即DNA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其由编码目的抗原的基因和质 粒的表达载体组成,直接导入宿主细胞后并不与宿主染色体整合,而是通过细 胞的转录系统表达蛋白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核酸疫苗的发展被称为继完整病原体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后的 “第三次疫苗革命”。与传统的弱毒或灭活疫苗相比,核酸疫苗具有便于储存 和运输的优点。与亚单位疫苗相比,核酸疫苗具有能长期激活机体全面免疫反 应(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制备工艺简单和费用低廉(不用纯化蛋白) 的优点。
研究证明:基于HPV6b L1的蛋白疫苗,对预防生殖道尖锐湿疣具较好的效 果,并已成功上市。每一种乳头瘤病毒均含有由500个氨基酸组成的L1蛋白, 可在其上插入一些外源性抗原形成一嵌合蛋白。目前,HPV L1 DNA疫苗的研 究已显示具有与HPV L1蛋白同样的免疫保护作用(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 胞免疫)。
CT有19个血清型别,其中D、E、F、G和H等血清型主要引起泌尿生殖道 感染,而其中E和D型则是国内外报道(参见:陈丽丽,吴移谋,邓仲良等.中国 南方部分城市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基因分型研究.中华皮肤科杂 志,2006,39:275-277;以及Suchland RJ,Eckert LO,Hawes SE等,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infecting serovars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 Seattle,西雅图沙眼 衣原体感染血清型的纵向分析,public health clinics:1988-1996.Sex Transm Dis, 2003,30:357-361.)中最为常见的型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学院,未经温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6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