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蓝、绿LED的荧光分析激发光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6395.8 | 申请日: | 2009-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辜长明;郑耀;林志一;赵媛媛;张艳;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飞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泰镀膜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33/00 | 分类号: | F21V33/00;F21V19/00;F21V5/00;G02B21/06;F21Y11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程宗德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荧光 分析 激发 光源 装置 | ||
1.一种含蓝、绿LED的荧光分析激发光源装置,需与含激发光输入口的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照明系统联用,含激发光光源(1)和聚光系统(2),其特征在于,激发光光源(1)含蓝LED发光芯片(11)和绿LED发光芯片(12),蓝LED发光芯片(11)和绿LED发光芯片(12)的片数均为两片,四片发光芯片分布在同一平面,排列成正方形,作为激发光光源(1)的发光面(10),两片蓝LED发光芯片(11)分别位于正方形的两个对角,两片绿LED发光芯片(12)分别位于正方形的另两个对角,激发光光源(1)、聚光系统(2)和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照明系统的激发光输入口以他们的光轴重合的方式依次排列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蓝、绿LED的荧光分析激发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发光光源(1)是含蓝LED发光芯片(11)和绿LED发光芯片(12)各两片的模块,聚光系统(2)是光锥(21),光锥(21)的小端面和大端面分别对准激发光光源(1)的发光面(10)和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照明系统的激发光输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蓝、绿LED的荧光分析激发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发光光源(1)的模块的发光面积为4mm2,光锥(21)的小端面、大端面和长度分别为2.5mm×2.5mm的正方形、5mm×5mm的正方形和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蓝、绿LED的荧光分析激发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发光光源(1)是含蓝LED发光芯片(11)和绿LED发光芯片(12)各两片的模块,聚光系统(2)是透镜组(22),透镜组(22)的物面和透镜组(22)的后焦平面分别对准激发光光源(1)的发光面(10)和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照明系统的激发光输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蓝、绿LED的荧光分析激发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发光光源(1)的模块的发光面积为4mm2,透镜组(22)含三个凸透镜,第一凸透镜(I)为平凸镜,第二、第三凸透镜(II、III)均为双凸镜,第一凸透镜(I)的平面为透镜组(22)的物面,透镜组(22)的物面、第一凸透镜(I)、第二个凸透镜(II)、第三个凸透镜(III)和透镜组(22)的后焦平面以他们的光轴重合的方式依次排列,第一凸透镜(I)的凸面曲率半径、口径和厚度分别为9mm、15mm和5mm,第二、第三凸透镜(II、III)的两个凸面曲率半径均为28mm,第二、第三凸透镜(II、III)的口径和厚度分别为24mm和7mm,透镜组(22)的物面与透镜组(22)的后焦平面的距离为6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蓝、绿LED的荧光分析激发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发光光源(1)是含蓝LED发光芯片(11)和绿LED发光芯片(12)各两片的模块,聚光系统(2)由光锥(21)和透镜组(22)组成,光锥(21)和透镜组(22)以它们的光轴重合的方式依次排列在激发光光源(1)和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照明系统的激发光输入口之间,光锥(21)的小端面和透镜组(22)的后焦平面分别对准激发光光源(1)的发光面(10)和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照明系统的激发光输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蓝、绿LED的荧光分析激发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发光光源(1)的模块的发光面积为4mm2,透镜组(22)含三个凸透镜,第一凸透镜(I)为平凸镜,第二、第三凸透镜(II、III)均为双凸镜,第一凸透镜(I)的平面为透镜组(22)的物面,透镜组(22)的物面、第一凸透镜(I)、第二个凸透镜(II)、第三个凸透镜III和透镜组(22)的后焦平面以他们的光轴重合的方式依次排列,光锥(21)的小端面、大端面和长度分别为2.5mm×2.5mm的正方形、5mm×5mm的正方形和20mm,第一凸透镜(I)的凸面曲率半径、口径和厚度分别为9mm、15mm和5mm,第二、第三凸透镜(II、III)的两个凸面曲率半径均为28mm,第二、第三凸透镜(II、III)的口径和厚度分别为24mm和7mm,透镜组(22)的物面与透镜组(22)的后焦平面的距离为6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飞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泰镀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飞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泰镀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63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露点腐蚀空气预热器
- 下一篇:核心路灯模块及其所制成的路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