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压沉箱设备性能检测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5408.X | 申请日: | 200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4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蕾;李宝顺;王忠巍;曹其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9/00 | 分类号: | G01M19/00;G06F19/00;G06F17/30;G06N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沉箱 设备 性能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测量技术领域的检测系统,特别是一种气压沉箱设备性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设备性能提取方法一般是通过在一台或少数几台设置传感器对某几个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利用这些传感器得到的信息对一台或少数几台设备进行性能评估、测试。这种方法目前仍广泛应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同类设备互相之间信息不共享、单台设备的信息量较少,参数估计样本不足,效果较差。而实际生产中,一般一个公司可能有多个工地在同时施工,并且各个工地的工况环境类似、使用的设备相似。这些设备的工作时间、负荷强度、操作工人的操作水平也大致类似。而这些因素又直接决定设备的性能和健康状况。但是,由于传统的智能维护技术一般是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这些传统智能维护技术一般首先根据实验样本提取影响设备性能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然后用这些因素对网络进行训练,在训练成功之后,利用网络对单台设备输入的信息进行判断,给出设备性能结果。这些技术没有涉及到多台设备,没有考虑到设备在不同工作场景下的对设备性能的影响,因而不能较好的反映设备工作性能。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充分利用分布在不同场合或相同场合下工作的多台设备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这种不足有待改进和提高。
中国发明专利为:申请号200510025059.7,名称为:一种气压沉箱无人化施工设备远程监控及维护系统,该系统采用神经网络加遗传算法对设备性能进行预诊断,该方法不能充分利用多设备、海量信息对气压沉箱设备进行群体智能维护,误判时有发生。日本发明专利(专利号62133216)公布了一种沉箱挖掘机维护的发明,该发明侧重对维修工人的保护。该发明也没有对包括挖掘机在内的施工设备性能状态进行在线监测,起不到预防的效果,更没有多设备、群体性智能监测、诊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压沉箱设备性能检测系统,为大规模、多工作场地、群体性作业设备群提供设备检测,提高对设备性能进行预诊断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以避免设备突然损坏造成的停工、停产甚至带来的安全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施工安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工作节点模块、服务器模块、群体智能横向性能比较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工作节点模块利用设置在设备上的传感器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健康特征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息送入服务器模块的数据库。服务器模块为所有类型的工作节点建立群体类数据库,对工作节点传来的数据进行保存、管理,为群体智能横向性能比较模块提供工作节点信息,并将群体智能横向性能模块诊断的信息存入到相应的工作节点数据库中。群体智能性能横向比较模块利用服务器模块上同类工作节点的数据库信息,使用蚁群算法对工作节点的设备进行群体智能横向比较、测试,从而得出各个工作节点设备的性能状况,并将信息存入到服务器模块中。人机交互模块通过与服务器模块的交互实现对数据库中工作节点的建立提供必要的信息、为工作节点的维护提供接口,并提供报警和对工作节点性能和健康状况的查询。
所述的工作节点模块包括传感器和信息采集处理模块,传感器采集与设备工作性能有关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送入信息采集处理模块,信息采集处理模块对传感器采集的的模块进行滤波、降维、时频分析,提取出设备相关的监测指标参数,并将这些参数GPRS无线网和路由器送到服务器,存入到相应的工作节点数据库中。
所述的服务器模块包括各类型的工作节点数据库(如挖掘机数据库、压缩机数据库、皮带机数据库、起重机数据库等),每个工作节点数据库保存该类型所有工作节点的常规信息(如名称、类型、工作时间、场地等)、工作参数信息(如挖掘机的某个时间所受的力、温度、油压等)和设备性能信息(如预计损坏时间、预计损坏部件、维护建议等)。服务器模块接收工作节点传来的设备监测指标参数信息和群体智能横向比较模块的设备测试性能信息。服务器模块为设备性能横向比较模块提供工作节点信息和设备性能历史信息。服务器模块接受人机交互模块的查询,并可由人机交互模块控制实现数据库中工作节点的常规信息的编辑、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54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