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银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5088.8 | 申请日: | 2009-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5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娟;孙卓;潘丽坤;孙鹏;林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芯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9/02 | 分类号: | C09J9/02;C09J123/04;C09J131/04;C09J127/00;C09J133/20;C09J12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伍堂 |
| 地址: | 20006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效率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导电主体采用粉末状纳米至微米级银颗粒,分散剂及溶剂采用导热聚合物,以纳米材料作为银浆的导热填充物,所述的纳米材料为纳米碳管或纳米碳纤维或纳米金属氮化物或纳米金属氧化物或纳米金属碳化物。
2、如权力要求1所述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导热聚合物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或苯乙烯-异戊二烯的共聚物/共氢化物;或烯烃类、聚酯类、氯乙烯类或聚酰胺类弹性体,诸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缩醛、聚乙烯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醚砜、聚酰亚胺、聚丙烯酸、聚碳酸酯、聚苯硫醚、聚酮、聚醚腈或聚二氯乙烯共聚合物中的任一种。
3、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为导热填充物的碳纳米管/碳纤维是采用电弧法或激光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制备而成的不同形状的碳纳米管/碳纤维。
4、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银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导热填充物通过物理研磨及化学粉碎后,用超声过滤及离心过滤方法清洗纯化,去除粉体中的大颗粒,然后分散在作为介质的有机溶液中,再根据将要使用的导热聚合物的不同对导热填充物进行表面改性后,采用物理共混法或热混捏法将含有导热填充物的导热聚合物溶液与导电主体进行混合,其中导电主体金属Ag含量为76-82wt%,导热填充物的含量为0.1-7wt%。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银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理研磨包括高能球磨法,将纳米材料与大、小磨球放入球磨机的磨罐中,大磨球:小磨球:碳原料的重量比为7~13∶14~26∶0.2~1,在磨罐内压力和球磨机转速分别为1个大气压和100~300转/分的条件下进行球磨,时间为0.5~2小时,自然降温至室温后,将经干法球磨处理的原料取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银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导热填充物的导热聚合物溶液是通过所述物理共混法将导热填充物与导热聚合物通过搅拌或超声进行混合,两者的重量比为0.5~3.5:5.5~11,混合时间为1-6小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银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混捏法是将研磨过滤后的纳米材料与导电主体的银颗粒、有机溶液及导热聚合物在混捏器中,纳米材料/银颗粒/导热聚合物的重量比为0.5~3.5:35~41:5.5~11,在混捏器内压力为1个大气压,加以50~200℃的温度,以100~200转/分的条件下进行混捏,时间为6~30小时,自然降温至室温后,经过混捏后的材料取出。
8、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一种高导热效率的银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液为酒精或丙酮或乙基纤维素/松油醇溶液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子十八烷基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芯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芯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50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