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FPGA的纳秒级微能脉冲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5051.5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4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赵万生;蒋毅;顾琳;康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1/02 | 分类号: | B23H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fpga 纳秒级微能 脉冲 电源 | ||
1.一种基于FPGA的纳秒级微能脉冲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宽调制与检测部分,以及主放电回路部分,所述脉宽调制与检测部分包括FPGA、光耦、比较器、A/D转换模块、显示与报警模块、脉冲宽度输入模块,所述主放电回路部分包括功率管驱动模块、充放电回路模块、放电能量调节模块,其中:FPGA产生的脉冲信号通过光耦隔离后,输出到功率管驱动模块的输入端,功率管驱动模块将输入的脉冲信号放大,产生供驱动充放电回路模块用的驱动信号;充放电回路模块的输出电压加载到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电极与工件,并且,充放电回路模块的输出经衰减后连接到比较器和A/D转换模块,比较器和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到FPGA,由FPGA处理得出放电状态信息;FPGA通过串行电缆将这些放电状态信息输出到上位机,FPGA的输出端连接到显示与报警模块,显示当前的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脉冲宽度输入模块连接到FPGA供脉宽调制时作输入;放电能量调节模块连接到主放电回路部分中的充放电回路模块,调节加工脉冲的开路电压和储能电容的容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FPGA的纳秒级微能脉冲电源,其特征是,所述充放电回路模块的构成为: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肖特基二极管(D)的负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M2)的漏极连接;储能电容(C)的一端与肖特基二极管(D)的负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M1)的栅极连接到功率管驱动模块的正相脉冲输出端,第一场效应管(M2)的栅极连接到功率管驱动模块的负相脉冲输出端,肖特基二极管(D)的正端与场效应管的第二场效应管(M1)的漏极连接;
所述放电能量调节模块的构成为: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直流电源(V)的正极连接,储能电容(C)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V)的负极连接;
充放电回路模块的第一场效应管(M2)和第二场效应管(M1)的源极均与直流电源(V)的负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M1)的漏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FPGA的纳秒级微能脉冲电源,其特征是,所述FPGA接入频率50MHz以上的晶振,保证其能产生最高频率25MHz,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最小达到20n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FPGA的纳秒级微能脉冲电源,其特征是,所述脉冲宽度输入模块,其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从20ns~60μs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50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