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敏成相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相关的热-pH敏感再生型两水相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4915.1 | 申请日: | 2009-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曹学君;苗述;陈金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12;C08L33/08;C08L3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洁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相聚 制备 方法 相关 ph 敏感 再生 型两水相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相聚合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热敏成相聚合物技术领域,特别 是指一种热敏成相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相关的热-pH敏感再生型两水相体系。
背景技术
两水相体系是指聚合物与聚合物之间、或聚合物与无机盐之间在水中以适当的浓度 溶解所形成的互不相溶的两个水相体系。两水相体系具有界面张力低、分离过程温和生 物相容性好的优点,在分离工程(特别是生物分离)中极具工业应用前景。但两水相体 系中的成相聚合物不能回收和循环使用导致高成本和环境问题,从而障碍了其工业应用。
为了进一步降低分离成本和更好地保护环境,制备可回收循环使用的成相聚合物成 为研究热点。
Patrickios等利用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和甲 基丙烯酸苯乙酯为单体通过接枝聚合得pH敏感的成相聚合物(该成相聚合物为可回收成 相聚合物),其与聚乙烯醇可形成两水相体系(Patrickios C.S.,Hertler W.R.,Hatton T.A. Fluid Phase Equilibria,1995,108:243-245);Tjerneld等人将EO-PO两端用憎水基团(如 C14H29)进行修饰,单独用这种修饰过的共聚物(HM-EO-PO)就可形成两水相体系,上 相几乎含100%水分,下相含5-7%的HM-EO-PO。该成相共聚物可通过温度诱导来回收 (Johansson H.O.,Persson J.,Tjeneld F,Biotechnol.Bioeng.,1999,66(4):247-257)。
此外,Berlo等利用挥发性盐类进行相体系回收(Mos V.B.,Karel C.A.M.L.,Lunk A.M.V.D.W.,J.Chromatogr.B.,1998,711:61-68);Toboada等人将PEG与硫酸钠组成两水相, 采用蒸发水分,获得结晶硫酸钠的方法来回收下相的无机盐(Persson J,Johansson H.O.,Galaev I.,Mattiasson B,Tjerneld F.Bioseparation,2000,9:105-116)。
综观上述现有技术,其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只解决了构成两水相体系中一相成相聚 合物的回收问题。因此,研制用于构成全回用两水相体系(即两水相体系中两相成相聚 合物均可回收及循环使用)的成相聚合物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种热敏成相聚合物、其 制备方法及相关的热-pH敏感再生型两水相体系,该热敏成相聚合物对热敏感可逆溶解, 可与pH敏感成相聚合物形成热-pH敏感再生型两水相体系,为全回用两水相体系,两成 相聚合物均可以高效回收及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且回收简便,并可以保持 生物质活性与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敏成相聚合物,其特点是, 所述热敏成相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03~105,由式I所示化合物和式II所示化合物经无规 共聚而得到,其中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和所述式II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20∶0.1~2,
其中,R1、R2、R3和R4分别选自H和C1~C6烷基中的一种。
上述热敏成相聚合物具有热敏感性,可与pH敏感聚合物形成热-pH敏感再生型两水 相体系。
较佳地,所述R1、所述R2分别选自H和C1~C3烷基中的一种。
更佳地,所述R1为H;所述R2为异丙基;所述R3为H;所述R4为丁基。
较佳地,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和所述式II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7.4∶1。
较佳地,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是以丙烯酸为原料,先经酰氯化反应制得丙烯酰氯,然 后再与胺反应后制得。其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此外,式II所示化合物为市售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4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