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4680.6 | 申请日: | 2009-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4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浩贤 |
| 主分类号: | H01R33/76 | 分类号: | H01R33/76;H01R12/71;H01R13/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2831 湖南省邵***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能将集成块固持在电连接器上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普遍采用电连接器组件将集成块固持在电连接器上,该电连接器可以安装在电路板上从而达到将集成块和电路板电性导通的功效。请参考图1,该电连接器组件9包括可固定在电路板8上的基体91、枢接在基体91一端的盖体92和装设于基体91尾部的驱动机构93.其中,基体91的头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座911,该安装座911上设有条形通槽912.盖体92在远离枢接端的自由末端弯折延伸形成一个扣合部921.驱动机构93是由直杆931、与直杆931大体垂直的推杆932和在直杆931上弯折出的动作杆933组成,该直杆931可收容在安装座911的条形通槽912内,而动作杆933则位于两安装座911之间,且该推杆932可在初始位置和扣合位置间旋转。当推杆932处在初始位置时,将电连接器(未图示)和集成块(未图示)顺次放在基体91内,合上盖体92,此时,直杆931位于条形通槽912的底部,而动作杆933处于直杆931的正上方,旋转推杆932,推杆932带动直杆931旋转且该直杆931沿条形通槽912向上滑动,当推杆932处于扣合位置时,该直杆931处于条形通槽912的顶部且其动作杆933处于直杆931的正下方并抵顶在扣合部921的底面,而将盖体92扣合在基体91之上进而将集成块固持与电连接器之上。
但是,在固持集成块(未图示)的过程中盖体92沿枢接轴922转动,将造成集成块(未图示)靠近扣合部921端和远离扣合部921端受力不同,且集成块(未图示)以接近垂直压向触针(未图示)在没有引导触针(未图示)弹性形变方向时,各触针(未图示)的弹性形变的方向将有些许不同,从而损毁触针。现有的减少触针(未图示)损毁的方法是将触针(未图示)设计成英文字母C状弯曲,但此方法提高了对触针(未图示)的加工难度和降低了触针(未图示)的排列密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但能减少触针损毁几率,而且能降低对触针的加工难度并能提高触针排列密度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触针、集成块、印刷电路板、支架,所述触针以相同的方向倾斜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所述支架在固持集成块的的过程中使集成块压向触针的同时沿触针倾斜的方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简化了触针的形状从而降低了对触针的加工难度和提高了触针的排列密度,并减少了触针损毁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集成块与触针的相对位置相对运动示意图
图3是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第二个实施例的组件爆炸图
图5是第二个实施例的推杆处于初始位置是的示意图
图6是第二个实施例的推杆处于扣合位置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图2为本发明中集成块11与触针13的相对运动示意图。图2中集成块11通过腹部的触点111与针脚13相连,并通过针脚13与印刷电路板12相连。其中集成块11安装时向左移动。针脚13向集成块11安装时移动的左方倾斜。
第一个实施例:
如图3所示,集成块11安装时,集成块11在支架导槽151向左滑行,并通过位于限位孔152中的限位棒153确定集成块11滑行停止位置。当集成块11位于滑行停止位置时,如图2所示,向左倾斜的触针(13)与对应的触点111相连接。
第二个实施列:
图4为第二个实施列的爆炸图。包括的元件有:驱动机构机构21、盖体22、集成块25、盖体轴24、基体23。其中驱动机构21由直杆211、与直杆211大体垂直的推杆212和在直杆211上弯折出的动作杆213组成。盖体22在远离枢接端的自由末端弯折延伸形成一扣合部221,枢接端设有盖体侧孔222。基体23上设有驱动机构安装座231和盖体轴安装座232上分别设有驱动机构安装孔2311和盖体轴安装孔2321。触针24向扣合部221所在的左方倾斜固定在基座23中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浩贤,未经刘浩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4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迷眼防身喷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冷却竹醋液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