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印刷电路板的线路油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4575.2 | 申请日: | 200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0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立新 |
| 主分类号: | C09D11/10 | 分类号: | C09D11/10;G03F7/0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印刷 电路板 线路 油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印刷电路板制造中,在对覆铜板进行光致成像时所使用到的网印型线路油墨,尤其涉及水性印刷电路板的线路油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印刷电路板制造中,用来光致成像的抗蚀刻剂主要分为两种,即干膜和湿膜。干膜因其光致成像受限,且使用成本高等原因,使用量及面不广。现行湿膜产品主要包括液态感光线路油墨、紫外线固化型线路油墨等。它们都属有机溶剂油墨。其中,液态感光线路油墨在印刷电路板制造中使用量最大、生产技术及应用工艺也最为成熟。
该发明主要是针对液态感光线路油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某些方面的不足而出发的。液态感光线路油墨的主要不足体现在:
有机溶剂型油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然要使用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使用会带来环境污染、人体损失等等弊端。
有机溶剂沸点高(150-200摄氏度),在预烘热固化制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和时间。
有机溶剂型的液态感光线路油墨,曝光后采用碱液显影,尔后需要水清洗经碱液显影的板材,防止铜面氧化等。但这种工艺无疑需要大量用水,造成水资源高消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液态感光线路油墨在使用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水性印刷电路板的线路油墨。该油墨不再使用有机溶剂,且能在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水资源和电能节约、印刷电路板制造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等方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是一种环保、经济、节能,符合“3E”理念的新型产品,能在不改变现行印刷电路板制程和工艺的设备和条件下,替代现行普遍使用的液态感光线路油墨而得到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对酚醛环氧丙烯酸树脂进行水性化改性,酚醛环氧丙烯酸树脂是不具水溶性的,但是如果我们对酚醛环氧丙烯酸树指进行改性,在其结构上引入特殊的离子基Y+(Y为Et3NCl),通过Y+基的亲水能力使树脂在水中能溶解,具有水溶性。比较典型的产品是含季铵盐的酚醛环氧丙烯酸酯,其合成方法为:先将酚醛环氧树脂部分开环与丙烯酸进行接枝,再进一步开环与三乙胺盐酸盐接枝反应,而得水性酚醛环氧丙烯酸树脂。
在这一结构模型中,Y+离子基必须具有在较低温度下(80℃)不发生化学变化,而大于100℃时,Y+可与树脂结构发生反应,通过架桥交联形成致密的三维结构失去亲水性的特性。在使用时,将水溶性感光树脂涂布在印制板上,预固化(75℃)性能不变,涂膜仍保持水溶性,紫外线固化型曝光后,未曝光部分仍保持水溶性,曝光部分由于交联聚合使分子量增大,树脂失去水溶性,因此,可以用25℃~30℃的水显影,未曝光部分在水中溶解,然后再在150~160℃条件固化30~40s,曝光部分残留的亲水性Y+树脂发生交联成为不溶的膜。在固化膜中由于没有亲水基团的存在,所以具有优良的耐热、耐蚀和电气性能。
再经过水性印刷电路板的线路油墨配方:
依据以上物料配比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后,用网目为120~200目尼龙丝网过滤后完成
本公司所配制的印制电路板水性印刷电路板油墨具有如下性能:
(1)油墨为液态,可填充覆层表面轻微的凹坑、划痕等缺陷。
(2)其涂覆层可比干膜薄(可薄至8~10um),故图形的分辨率比干膜高,可达2mil(50微米)。
(3)由于采用曝光显影方式,不会产生传统网印油墨的阴影、渗透等不良现象,且不用制作图形网版。
(4)曝光后形成明显图形颜色,易于检板,且曝光能量低,速度快。
(5)由于油墨应用光聚合反应,所以比传统油墨的结合性、抗蚀刻性、抗电镀性优良。耐酸性强,易于脱墨。
(6)适应酸性、碱性蚀刻及镀锡、镀镍金工艺。抗蚀刻种类:氯化铁、酸性氯化铜、铜铵系列、盐酸、硝酸等;抗电镀种类:酸性镀铜、电镀锡/铅、电镀镍金等。
本发明相对于液态感光线路油墨,其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立新,未经刘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4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控制头液缸手动开关装置
- 下一篇:大尺寸井眼旋转防喷器壳体及壳体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