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水套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4246.8 | 申请日: | 200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崇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九一连续铸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桂英 |
地址: | 421001湖南省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辊铸 轧机 轧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钢铁行业中的双辊铸轧机,特别是一种超短流程双 辊铸轧机铸轧辊上的水套。
背景技术
铸轧辊是辊式带钢铸轧机的关键部件,因为铸轧辊在生产薄带钢时处于 强烈的冷热交换状态下工作,传统连铸设备生产只有少量的热从铸坯传至结 晶器,结晶器是在较为恒定传温状态下工作。而带钢铸轧机旋转工作时,铸 轧辊和铸轧辊上的水套进于凝固结晶区时,浸入溶池钢液内的铸轧辊和铸轧 辊上的水套温度速度迅速升高,当离开钢液溶池后,在流动冷却水作用下, 铸轧辊和铸轧辊上的水套温度快速降低,剧烈冷热交换的结果,导致铸轧辊 和铸轧辊上的水套温度变化梯度大,周而复始工作,对铸轧辊和铸轧辊上的 水套产生极大热应力,铸轧辊和铸轧辊上的水套在工作中的周期性膨胀、收 缩变形,带来铸轧辊上的水套外圆尺寸改变,会对轧出的带钢质量带来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经过改进的新型铸 轧辊水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水套,它包括一个安装在 铸轧辊上的水套本体,水套本体为一个圆筒形,在水套本体的两端沿着轴线 方向均布一圈散热孔,散热孔为通孔,散热孔的两端用堵头封闭。在水套本 体的内壁设有一排环形槽,环形槽均布在水套本体的内壁,环形槽的底部到 水套本体表面的厚度与散热孔外圆到水套本体表面的厚度一样。在环形槽内 还设有环形隔离环,环形隔离环的外表面与环形槽底部的距离与散热孔的直 径一样,为了便于安装,环形隔离环采用分离式结构,由多块弧形板组成, 镶嵌在环形槽内,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环形隔离环的作用是将散热孔和环形 槽隔离开,保证冷却水只在散热孔内流动。在水套本体内壁的两端分别设有 一个进出水口环形槽,进出水口环形槽和散热孔相通,作为散热孔的进出水 口,使得水套本体内壁两端的进出水口环形槽和水套本体上的散热孔形成一 个冷却水回路。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可以根据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水套的长度和 散热效果,在水套本体内设置两个以上的冷却水回路,其具体做法是:用堵 头将散热孔在水套本体内均匀隔断,例如两个冷却水回路用一个堵头从中间 将散热孔隔断,三个冷却水回路用二个堵头将散热孔隔断成三段,依此论推, 堵头两端的环形槽与散热孔相通,作为散热孔的进出水口,堵头两端的环形 槽与散热孔形成一个冷却水回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铸轧辊水套内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和环形槽之间形成环形状散热筋 板,提高了铸轧辊水套的散热效果,提高了铸轧辊水套承截铸轧力时的轧制 强度,同时减少了铸轧辊水套外园的变形量,提高了铸轧质量。
2、铸轧辊水套上的散热孔与环形槽相同,在铸轧辊水套内形成近似井 字形冷却方式和效果,该结构有效保障双辊铸轧机工作时铸轧辊水套处于最 佳冷却状况,同时制作工艺简单,造价降低。
3、可以根据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水套的长度和散热效果,在水套本体内 设置两个以上的冷却水回路,进一部提高了铸轧辊水套的散热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只有一个冷却水回路的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水套结 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为有两个冷却水回路的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水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有三个冷却水回路的双辊铸轧机铸轧辊水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九一连续铸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九一连续铸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4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