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组合使用的地线融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43611.3 | 申请日: | 200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4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政;方针;李波;张红先;蒋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湖南省汇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7/16 | 分类号: | H02G7/1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立武 |
| 地址: | 410007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使用 地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组合使用的地线融冰装置,该装置适用于输电线路架空地线融冰处理,以避免输电线路架空地线因覆冰冻断线并掉落在导线上造成输电线路跳闸等故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受冰冻灾害的影响,大量的输电线路地线断线事故屡屡发生。如2008年中国湖南发生的冰灾中,500kV输电线路地线断线322处,220kV输电线路地线断线432处,110kV输电线路地线断线1017处,35kV输电线路地线断线296处。事故的发生,一方面造成了电网通讯光缆的中断,一方面由于地线断线后掉落在导线上造成跳闸而引发线路停止运作。目前,湖南电网以其丰富的应对经验,已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如大电流融冰方式对导线进行交、直流融冰处理等,但由于地线与导线运行方式不同,存在分段及多点接地等情况,故采用导线融冰方式无法有效实施地线的融冰处理。于是有人在冬季结冰期来临时,将所有的地线接地端解开,使其对地绝缘,地线结冰后,直接施加电流以图融冰。此种融冰方式工作量大,获取融冰电源困难,而且融冰的距离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可对输电线路架空地线融冰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对覆冰后的架空地线进行融冰处理,以减少现场操作,避免电网负荷转移。而且不需要除冰人员登上输电线路架空地线,大大降低输电线路因冰冻灾害造成跳闸的故障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上述可组合使用的地线融冰装置,参见图1,它由汽油发电机1、三相恒流控制模块2、调节控制系统3、数字电压表4、数字电流表5、分流器6和缠绕漆包线7组成。其中所述汽油发电机1电接所述三相恒流控制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调节控制系统3电接三相恒流控制模块2的控制信号端。所述数字电压表4并联三相恒流控制模块2直流输出端的正极与负极。所述数字电流表5与所述分流器6并联,并由该分流器6串接在三相恒流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正极上。所述缠绕漆包线7的两端,一端电接三相恒流控制模块2的正极,另一端电接三相恒流控制模块2的负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输电线路架空地线覆冰前,将漆包线缠绕在地线上;架空地线覆冰后,将缠绕的漆包线电接入地线融冰装置直流输出端,使其形成回路。地线融冰装置由汽油发电机提供三相交流电源,三相恒流控制模块主要作用将交流整流成直流。缠绕在架空地线上的漆包线上有直流电流通过后,会产生涡流使架空地线产生热量从而融化覆冰,可利用调节控制系统3对上述融冰电流0~50A范围连续可调,以保证输出直流电源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防止电流过高电烧坏导线,同时也防止电流过低无法将导线上的冰层融化。
当需要融化覆冰的地线融冰电流超过50A时,可组合两台以上这种可组合使用的地线融冰装置同时使用,组合方式简单,参照附图2,只需将其中一台装置的三相恒流控制模块2的正极/负极与另一台装置的三相恒流控制模块2的正极/负极对应联接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对各种型号架空地线缠绕漆包线后进行直流融冰处理;
2)、直流融冰电流0~100A范围连续可调;
3)、本装置可以组合并联使用,以适应不同长度输电线路融冰的需求;
4)、解决了传统融冰方式电源获取难的问题,通过汽油发电机供电,减少了将架空地线对地绝缘所需的繁琐工作;
5)、不需人工登塔,从而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组合使用的地线融冰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两台本装置组合使用状态的电路参考图。
以上图1~2中的标示为:
1-汽油发电机,
2-三相恒流控制模块,
3-调节控制系统,
4-数字电压表,
5-数字电流表,
6-分流器,
7-缠绕漆包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湖南省汇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湖南省汇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3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