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煤脱碳后酸解氧化转化浸出钒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2526.5 | 申请日: | 2009-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 发明(设计)人: | 谢桂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桂文 |
| 主分类号: | C22B3/08 | 分类号: | C22B3/08;C22B1/02;C22B34/2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宁星耀 |
| 地址: | 410006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煤 脱碳 后酸解 氧化 转化 浸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石煤中提炼钒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常温常压下石煤加硫酸湿堆氧化转化提钒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钒可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和耐热性,金属钒还可用于磁性材料、铸铁、硬质合金、超导材料及核反应堆材料等领域,五氧化二钒和其它钒化合物主要用于玻璃与陶瓷工业的着色剂、硫酸和石油化工生产用的催化剂。随着冶金、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钒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钒主要来源于含钒磁铁矿及石煤。我国V2O5总储存量达135330Kt,而石煤中钒储量为117960Kt,占总储存量的87%。因此开发石煤中的钒具有重大意义。
含钒石煤的物质较繁杂,钒的赋存状态变化多样,按钒的赋存状态分类主要有含钒云母型、含钒粘土型和介于两种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钒在石煤中的价态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地石煤原矿中一般只有V(III)和V(IV)存在,没有发现V(II)和V(v)。除个别地方石煤V(IV)高于V(III)外,绝大部分地区石煤中钒都是以V(III)为主(参见《有色金属冶炼·钒篇》)。钒的赋存状态和价态分析是提钒工艺研究的基础,所有提钒工艺研究都是围绕如何破坏云母和粘土结构,改变钒的价态,使难溶的V(III)变成易溶的V(IV)和V(V)而展开,含钒矿物结构破坏得越彻底,氧化越充分,浸除率越高。
传统钠法焙烤提钒工艺是石煤在氧化性气氛下,用平窑高温焙烤破坏钒矿物的组织结构,将三价或四价钒氧化成五价钒氧化物,并与钠盐分解出来的Na2O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钒酸钠(xNa2O·yV2O5)。该工艺缺点是资源利用率低于50%;平窑排出大量氯化氢、氯气和二氧化硫烟气以及粗V2O5沉淀后的废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正在被淘汰。
酸浸工艺的原理是在一定的时间、温度和酸度条件下,使H+进入云母晶格中,破坏云母的晶格,将钒释放出来。释放出来的V(III)与氧化剂氧化成V(IV)溶于酸中,过滤去渣,得到蓝色硫酸钒酰溶液。硫酸钒酰再经还原---中和---萃取---反萃---沉钒---煅烧等工艺处理后,可得到含量为98%的五氧化二钒产品。
酸浸提钒工艺是今后石煤提钒的发展方向。目前,酸浸工艺提钒技术有多种,工艺各有优缺点。例如,中国专利200610011042.0号公开了一种压力场下从石煤中氧化转化浸出钒的方法:将石煤、氧化剂和50~98%的工业硫酸加入到加压釜中,控制转化温度100~300℃,压力1.0MPa条件下,酸浸10分至240分钟,直接转化石煤中的钒进入溶液,钒的浸出指标虽可高达95%,但设备要求高,投资大,能耗高。中国专利90104669.8号公开了一种石煤灰渣硫酸加温熟化水浸提取五氧化二钒的方法,钒浸出率为68%,该方法存在在石煤加温熟化过程中,有大量二氧化硫气体释出,对环境污染严重,且浸出率较低等缺点。现有技术中还有异种酸浸提钒工艺,连续搅拌浸出20小时,钒浸出率为78%,该方法存在能耗大,对不同类型的矿石适应性较低等缺点。
再者,现有酸浸工艺均要求将石煤粉磨至相当细的粒度,因而浸出后,过滤难度大,效率低,加之酸浸搅拌时间长,因而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35255.1公开了一种从石煤中常温常压氧化转化浸出钒的方法,石煤粉的细度要求为80-120目,堆放后的石煤搅拌浸出时间为3-4小时;中国专利申请200710118603.1公开了一种从常温常压下石煤加硫酸湿堆氧化转化浸出钒的方法,也需要将石煤干磨至60目以下,搅拌浸出时间为3-8小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设备投资少,能耗低,金属回收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少的常温常压下石煤脱碳后酸解氧化转化浸出钒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桂文,未经谢桂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钛铝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热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