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提纯阿米卡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2293.9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峰;孙洪贵;陈洪景;虞美辉;卢伯福;雷细良;李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世达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5/234 | 分类号: | C07H15/234;C07H1/06;B01D15/04;B01D1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提纯 阿米卡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阿米卡星的分离提纯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连续 色谱分离系统技术对阿米卡星进行分离提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阿米卡星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阿 米卡星依靠于细菌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起到抗菌 作用。常用于治疗严重的多药物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医院获得性感 染,如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和肠杆菌等。
目前阿米卡星的生产方法普遍采用以卡那为原料经化学反应而 来,在终反应混合液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组分:AHBA、KNA、K6、 K29、K8、K11,在正常的反应中K6与K11的含量都比较低;而K8 与K29为同分异构体,性质极为相似,其中K8为所需要的有效组分, 同时K29与KNA均需要回收以降低生产成本。而提纯K8主要采用 树脂法,所用到的设备是固定床,在该法中由于K8与K29的分离特 别困难,在现今工艺中为了提高K8的纯度,存在一系列缺点:
1)生产周期很长,由于树脂量大,单位树脂的利用率非常低, 而且固定床在一次性投资时数量大,占地面积非常大;
2)再生试剂用量大(包括用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 含氨的废水,环保压力非常大;
3)K8与K29的分离效果差,在树脂解析收集液中,K8与K29 混合液所占比重大;K8收集液纯度低,以至降低了后续工段的收率;
4)整个树脂提取工段的收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阿米卡星分离提纯技术采用的固定 床生产方法所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改良的阿米卡星提纯方法——连 续色谱分离系统生产方法,使阿米卡星料液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后能 够更有效地得到分离提纯,并降低生产成本,简化生产方法、缩短生 产周期,减少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阿米卡星料液经过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取 代了原有的固定床分离设备,使得原有的固定床的吸附、淋洗、洗脱、 再生等整个工段中整合在圆盘传送式逆流连续色谱分离系统内,它将 原有的固定床中的整段树脂分割成若干段,在原工艺方法传质区前面 的那部分树脂重新位于一个或几个小的树脂柱内,这样可以重新进入 吸附-洗脱-再生等循环内,利用起原来未被起用的部分树脂,树脂利 用率就大大提高了,同时还可以减少化学试剂、水等的消耗量。圆盘 传送式连续色谱分离系统拥有大量的柱(分离)单元,也使得它们能 非常有效地应用于连续分级生产过程。
根据阿米卡星料液中各成分的特性,本发明所选择的树脂为弱酸 阳离子交换树脂,树脂颗粒直径在0.22mm以下,均匀度95%以上, 并将连续色谱分离整个流程30个分离小单元分为四个区域,各个区 域组成如下:
1)吸附区:该区域共10个单元,通过流速控制,原料首先进入 第一组三个单元(3口并联),从各口流出的液体汇合后与吸附水洗 区的水洗液一并混合后再进入第二组的另外三个单元(3口并联)对 应的树脂罐,各对应口的流出液再进入剩下的第三组四个单元(4口 并联)对应的树脂罐,流出液为废液;
2)水洗区:该区共1个单元,经过吸附后,各树脂罐需要水洗, 位于吸附区后,树脂罐旋转到吸附水洗区后,夹带在树脂间的料液(主 要是澄清液)被水顶出,流出液与吸附区第一组的流出液混合一同进 入第二组阀口对应的树脂罐,洗去夹杂在树脂空隙中的料液并尽量带 走杂质,防止料液夹带进入解析区,通过取水洗区单元出口样以确定 洗涤效果;
3)解析区:该解析区共13个单元,用连续、梯度解析方式,且 全部采用正进料,并分别收集各出口解析液;
4)再生区:该区共6个单元,均单独进料,且为逆向进料,每 一步再生后的冲洗水均运用混合器来配制试剂从而达到再利用。 相对于传统的固定床分离系统,本发明优点在于:
1)将原固定床工艺的所有步骤都集合在一套工艺系统中;
2)使系统简单化,并减少工艺管道的布置,系统紧凑;
3)树脂利用率高,使产品的浓度、纯度及收率最优化;
4)在树脂内部可以比较容易进行正、逆流,可以疏松树脂,防 止其结块;
5)减少化学试剂与水的用量,减少废水的排放;
6)系统采用自控装置,减少劳动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离提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世达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世达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2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