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性橡胶磁粉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42111.8 | 申请日: | 2009-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6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权;邰文;雷海军;欧阳池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霸菱胶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1/00 | 分类号: | H01F1/00;H01F1/10;H01F41/00;C04B35/26;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 地址: | 5283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性 橡胶磁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性橡胶磁粉的制造方法;其通过烧结与细磨改变磁粉粒度分布,实现了异性橡胶磁粉的高剩磁(Br)、高矫顽力(Hcj),并利橡胶磁粉轧片生产。
背景技术
橡胶磁片性能主要取决于磁粉的性能,在用于加工成磁器件过程中,磁粉性能要求不但高,而且加工工艺也很重要;而加工的难易与磁粉粒度大小有很重要的关系,一般磁粉粒度大,可加工性好;相反逆之。
目前,传统技术工艺湿法混料后,烧结温度高,湿法细磨时间长且粒径较小(为0.80~0.90微米),回火温度高,最后加工的成品磁粉粒径在1.0~1.1微米,难以增大磁粉平均粒度,磁性能剩磁Br仅为2660Gs,难以进一步提高性能。此工艺制造的成品粉不但加工成本高,而且可加工性差,很难达到制造高性能橡塑磁体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异性橡胶磁粉的制造方法;此方法可提高磁粉性能及其成品粒度,以达到改善轧片的物理特性,解决后续加工时上辊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异性橡胶磁粉的制造方法,按以下顺序步骤:
(1)各原料摩尔比满足分子式SrO·nFe2O3,其中摩尔比n=5.6~6.2;主要原料为:
①Fe2O3,纯度98.5~99%,含SiO20.04~0.20%;
②SrCO3,纯度96~98.5%;
在以上两种主要原料混合物中,加入的添加剂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工业纯CaCO3,0.1~0.7%;
(2)混料,添加助溶剂SrCl2·6H2O,以加了添加剂的原料混合体重量的4~8%重量加入,添加助剂时将助剂溶于水;
(3)以上述配方分别配制A,B两种预烧料,A预烧料高温预烧要求控制在1090℃~1100℃;B预烧料常温预烧控制在1065~1075℃,使其最终产出合理的粒度差0.19~0.30μm;
(4)混合细磨,细磨时间3~4小时,细磨粒度要求0.92~0.98μm;
(5)回火,回火温度800℃~950℃,保温0.5~1.5小时;
(6)水洗处理3~6次;
(7)烘干、粉碎、过筛、成品,成品粉平均粒度1.10~1.30微米。
其中,主要的原料搭配摩尔比满足分子式SrO·nFe2O3。另,SrO·nFe2O3锶铁氧体最佳烧结温度A:1090℃~1100℃,保温1~2小时,烧结温度B:1065~1075℃。所述回火温度最佳值是890~920℃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异性橡胶磁粉的制造方法,是从原材料配比着手,调整传统工艺,结合国外先进产品工艺,制订了更为简单的生产工艺,使最终产品的性能不仅达到国外先进水平,且磁粉平均粒度增大,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通过NIM-2000H磁性能检测仪测得本橡胶磁粉最终性能:Br≥2700Gs、Hcb≥2576Oe、Hcj≥3400Oe、(BH)max≥1.76MGOe,成品粉粒度达到1.10μm以上,提高了磁粉性能及其成品粒度,以达到改善轧片的物理特性,解决后续加工时混炼上辊难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异性橡胶磁粉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1)混料、混合、添加助溶剂,造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霸菱胶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霸菱胶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1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室程序型自动微喷灌系统
- 下一篇:具有支撑杆和LED装饰灯的花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