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脉血采集方法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42047.3 | 申请日: | 200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1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邓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超 |
| 地址: | 5103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血 采集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并且涉及一种静脉血采集方法及设备,用于对患者的静脉血进行自动化采集。
背景技术
静脉血的采集是医院在正常工作日内必做的项目之一。这也是医用检验实验室进行生化、免疫、血细胞等方面检测的前提步骤。
现有的静脉血采集流程为:患者挂号求医->医生开医嘱->患者带着医生开的检验报告单领取采血管->将采血管用检验报告单包裹起来交给医院的采血处->采血处的医护人员根据检验报告单和其所包裹的采血管对患者进行采血->最后,采血后进行摇匀。
然而,现有的这些静脉血采集步骤主要是手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基本不对采血管是否有裂痕、管口或者管体破损进行判断,因此存在采血管真空度不足导致采血量不足的可能性;同时在离心前,如果采血管已经破裂,那么在高速离心时候,强大的离心力常常会导致试管破碎,从而导致血样损失,产生的气溶胶对操作人员和实验室环境都存在感染危害。
另一方面,患者从到医院就医到后面的根据医嘱取采血管,在整个过程中,都是患者在东奔西跑,这基本上是个普遍现象。患者本身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才来医院就医的,却需要自己东奔西跑,因此对其身体健康不利,也不符合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现实的情况是:医院需要建立自己的HIS系统,实现“一卡式”医疗。
因此,提供一种静脉血采集方法及设备,以克服以上诸多缺点实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脉血采集方法及设备,用于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效率;并且具有采血管自动检测功能,保障了静脉血的安全采集,避免了二次采血事故的发生;自动摇匀机构能够提高静脉血的采集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静脉血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借助读卡器对患者所带的信息卡进行扫描,读取医生对患者所开的医嘱,根据医嘱内容进行自动化分配采血管,对所分配的采血管先进行自动化检测,如果存在采血管破损、有裂痕、真空度不足或者标签不清晰的情况,则报警并建议医护人员进行换管操作,然后医护人员对是否换管进行判断,在触摸屏上点击“继续”按钮,不换管,可以用这个采血管采血,点击“换管”按钮,系统会自动从相对应的工位上弹出一个新的采血管并将先前检测不合格的采血管传送至“不合格采血管接收容器”,对更换后的采血管进行判断,直至所有分配的采血管合格后自动进入下一个工序,将所分配的采血管上的条形码信息更新至患者所带的信息卡上,并自动与医院的HIS系统进行同步更新;
其次,医护人员调节座椅上的按钮,以调节患者的坐姿;
接下来,将患者手臂固定在符合人体工体学设计的特定结构上,让患者感到舒适,且易于消毒,采血针采用软连接式双向采血针,其管塞穿刺针方便插入式卡位,并且牢固,先卡好管塞针,再进行静脉穿刺;
随后进行自动采血,当静脉穿刺成功,见到回血后,启动采血按钮进行采血,归为在专用架的采血管组合运行到位,电眼检测至首支空管与采血者的管塞针对齐时,推动试管上行,使管塞针穿刺胶塞,血液自动流入;
然后,进行采血针销毁,当采血完成静脉穿刺针退出后,将针头立即插入针头隐蔽槽,槽内有一次性的针头隐藏海绵棒,该棒移出,夹口也同时将管塞针松开,仪器将采血针夹持拉直,将两个针头切下去送入销毁盒,软管则进入另一个销毁盒;
接下来,进行摇匀处理,仪器摇匀是颠倒摇匀,频率为30次/分钟,由于管塞在摇匀时可能脱落,因此应有保护胶塞脱落的功能,且能适当用长短粗细不同的试管,经8次摇匀后,将摇匀的试管自动放入空试管架中,一个病人一个专用试管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效率;并且具有采血管自动检测功能,保障了静脉血的安全采集,避免了二次采血事故的发生;自动摇匀机构能够提高静脉血的采集质量。
下面通过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的静脉血采集方法及设备。首先描述静脉血采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2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