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催化转化松果菊苷生产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1560.0 | 申请日: | 200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昕;徐运娟;赵爽;刘小卓;钟倩莉;招淑燕;庄沿磊;黄建威;曾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深圳学者生物有限公司;广州绿色盈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19/44 | 分类号: | C12P19/44;C07H15/18;C07H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27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催化 转化 松果 生产 毛蕊花 糖苷 单体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种利用生物催化转化生产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的方法,以肉苁蓉提取物作为催化反应底物,采用通常固定化酶工业生产中的吸附法固定方式,获得β-葡萄糖苷酶工业酶制剂固定化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水解底物中的松果菊苷定向转化为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将反应液通过通常的分离提纯及浓缩、干燥工艺,获得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所述的肉苁蓉提取物是以肉苁蓉肉质茎,经通常提取分离工艺获取的肉从蓉提取物,其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不低于3.2%;催化反应过程初始底物浓度为0.1%~30%;温度为38℃~60℃;pH为4.0~5.8;时间为3.5h~10h;催化反应过程反应物中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1U/g~1000U/g。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1)、采用肉苁蓉提取物作为催化反应底物,利用通常固定化酶工业生产中的吸附法固定方式,获得β-葡萄糖苷酶工业酶制剂固定化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经通常工业固定化酶反应器进行催化反应,催化水解去掉底物中松果菊苷葡萄糖基配体末端的一个葡萄糖基、定向转化为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催化反应过程初始底物浓度为0.1%~30%,温度为38℃~60℃,pH为4.0~5.8,时间为3.5h~10h,催化反应过程反应物中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1U/g~1000U/g;
(2)、采用通常工业膜分离工艺装置超滤膜或陶瓷膜,选择性筛分及截留除去经步骤(1)反应后的反应液中的多糖、蛋白质大分子杂质以及微粒和亚微粒杂质,或再通过纳滤膜,进一步选择性筛分及截留除去氨基酸、D-甘露醇、甜菜碱小分子杂质;获得毛蕊花糖苷成分提取液;
(3)、将步骤(2)获得的毛蕊花糖苷成分提取液,通过通常工业真空浓缩工艺或工业薄膜蒸发浓缩工艺,获得固形物含量为30%~56%的浓缩物;再通过工业喷雾干燥工艺,或通常的其它工业干燥方法,获得毛蕊花糖苷单体化合物的粉状物或干燥物。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催化反应过程初始底物浓度为1%~15%;温度为42℃~50℃;pH为4.5~5.3;时间为4h~6h;催化反应过程反应物中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10U/g~100U/g。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催化反应过程中再添加K+、Na+、Mn2+或Co2+作为催化反应的激活剂,添加的激活剂在初始反应物中的浓度为0.1mol/L~3mol/L。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添加的K+、Na+、Mn2+或Co2+激活剂在初始底物中浓度为0.5mol/L~1.5mol/L。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2)中再采用通常工业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工艺,或/和通常工业层析柱分离纯化工艺,或/和通常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系统工艺或通常多功能色谱分离工艺,进一步分离纯化。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的超滤膜或陶瓷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4500;纳滤膜相对分子质量为200~300。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β-葡萄糖苷酶工业酶制剂包括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植物提取复合酶或/和植物水解复合酶。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的工业真空浓缩工艺或工业薄膜蒸发浓缩工艺的温度为42℃~80℃,工业喷雾干燥工艺的干燥塔进风温度为125℃~285℃,其它工业干燥的方法干燥温度为50~100℃。
10.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的工业真空浓缩工艺或工业薄膜蒸发浓缩工艺的温度为45℃~65℃,工业喷雾干燥工艺的干燥塔进风温度为135℃~185℃,其它工业干燥的方法干燥温度为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深圳学者生物有限公司;广州绿色盈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深圳学者生物有限公司;广州绿色盈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15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