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磁炉通信的编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1381.7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4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毛宏建;蓝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磁炉 通信 编码 系统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电磁炉数据通信,特别是电磁炉数据通信的编码系统及其应 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微控制器(MCU)的通讯方式有SPI,UART,I2C,CAN等方式,但用于 电磁炉上面的通讯受所选用的单片机所支持的通讯方式、资源的分配等方面因 素的影响,通讯的可靠性要依靠硬件的支持,若要用软件模拟这些标准的通讯 方式,需要占用微控制器的中断和大量的时间,对实时控制有影响,而且通讯 的可靠性只能采取软件校验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磁炉数据通信的编码系统及其应用方法,以解决现 有技术的不足,以增强数据传输中的容错能力,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编码系统的应用方法。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磁炉通信的编码系统,包括编码端和解码端,发 送数据的位数为m位,一个或以上的发送数据组成一个数据帧,该系统还包括 有用于在编码端和解码端进行编解码的第一m位特征码和第二m位特征码。
编码端对发送数据的每一个比特位,用第一m位特征码和第二m位特征码 进行编码;
解码端把连续解码出的m位比特位组成解码后数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第一m位特征码采用如下方式生成:
(21)选择一个大于m/2的自然数n1;
(22)以n1个连续的第一比特和(m-n1)个连续的第二比特组合而成的一 个第一m位特征码;
第二m位特征码采用如下方式生成:
(23)选择一个小于m/2的自然数n2;
(24)以n2个连续的第一比特和(m-n2)个连续的第二比特组合而成的一 个第二m位特征码。
在编码端对发送数据采用如下规则编码:
(31)对于第一比特,采用第一m位特征码替换;
(32)对于第二比特,采用第二m位特征码替换;
(33)把编码后的数据组合成一个数据帧发送到解码端;
在解码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解码:
(34)对接收到的数据帧中两个相邻的第一比特之间的第二比特进行计数;
(35)假如所述计数小于或等于第一m位特征码中所述第二比特的个数,并 且计数大于0,则解码为第一比特;
(36)假如所述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m位特征码中所述第二比特的个数,并 且计数小于m,则解码为第二比特。
作为另外一种优选方案,第一m位特征码和第二m位特征码的选择采用与 上述方式相反:
第一m位特征码采用如下方式生成:
(41)选择一个小于m/2的自然数n1;
(42)以n1个连续的第一比特和(m-n1)个连续的第二比特组合而成的一 个第一m位特征码;
第二m位特征码采用如下方式生成:
(43)选择一个大于m/2的自然数n2;
(44)以n2个连续的第一比特和(m-n2)个连续的第二比特组合而成的一 个第二m位特征码。
相应的,在编码端对发送数据采用如下规则编码:
(51)对于第一比特,采用第一m位特征码替换;
(52)对于第二比特,采用第二m位特征码替换;
(53)把编码后的数据组合成一个数据帧发送到解码端;
在解码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解码:
(54)对接收到的数据帧中两个相邻的第一比特之间的第二比特进行计数;
(55)假如所述计数小于或等于第一m位特征码中所述第二比特的个数,并 且计数大于0,则解码为第二比特;
(56)假如所述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m位特征码中所述第二比特的个数,并 且计数小于m,则解码为第一比特。
其中解码端也可以采用对第二比特之间的第一比特进行计数,根据编码端 采用不同的m位特征码方案,解码端采用对应的解码方式。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比特为比特“0”,第二比特为比特“1”。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数据帧的起始端标识两个通信起始位,分别为 第一通信起始位和第二通信起始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1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材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下一篇:双面粘合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