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铟锡单分散纳米粉体的低温溶剂热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1342.7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孟建新;邓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C01G19/00;B82B1/00;G02F1/1333;G02F1/1343;H01L31/18;H01L31/0224;F24J2/00;C09K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裘 晖;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铟锡单 分散 纳米 低温 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化铟锡(ITO)单分 散纳米粉体的低温溶剂热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液晶显示的发展,用于透明电极的铟锡氧化物(ITO)需要量急 剧增加。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等,将90%的铟用于 制备ITO的材料。它们普遍采用铟锡氧化物制成靶材,然后用直流磁控溅射 法将靶材制成ITO薄膜。这种薄膜对可见光透明,能强烈反射红外光,有低 的膜电阻,因而在液晶显示、隔热玻璃、太阳能电池和收集器、车辆窗口去 雾防霜等方面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对于制备靶材所用的ITO粉末,要求十 分严格,不仅要纯度高,而且粒度细、分散性能好。下一代利用打印技术生 产过程中对ITO粉末得粒度和分散性具有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有关氧化铟锡 纳米粉体制备的方法有很多,如水热法、微乳法、喷雾燃烧法及化学沉淀法 等,但能够用于工业上生产制备ITO粉体的方法仅有液雾氧化燃烧法、液相 化学共沉淀法和均相共沉淀法。如公开文献报道的ITO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主要有:
1、“晶型可控的氧化铟粉末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 200710044189,阐述了基于晶型可控的氧化铟粉末的制备如下:(1)将含 有铟离子和一定量的过渡金属离子(Fe,Co,Ni,Cu,Cr,Mn中的一种或 几种)的醇溶液,和碱的醇溶液混合;(2)将得到悬浮液离心,得到的沉淀洗 涤,干燥,在300-500℃温度下煅烧,即可得到可控晶型的氧化铟纳米粉体。所 述的醇溶液为低极性醇,优先推荐甲醇或乙醇。铟盐醇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 0.5~10%,掺杂过渡金属离子的原子百分浓度为0.1~20%。
2、“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ITO粉体及结构表征”,《功能材料》,2003, 26(4)。文献中介绍了以InCl3·4H2O和SnCl4·5H2O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 制备出纳米级ITO粉体。利用TEM、XRD、IR、粒度分布仪等实验手段对粉 体的形貌、物相、粒度进行了表征,讨论了煅烧温度对粉体物相和粒度的影 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300℃时,可以获得晶型为立方In2O3结 构的球形纳米ITO粉体,粒径约30nm。
3、日本高知大学Yanagisawa等人在文献(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2000,15(6):1404-1408)提到了一种水热法制备ITO粉体的方法。该法采取氨 水沉淀铟(锡)盐溶液,将生成的水热前驱体-氢氧化铟(锡)进行水热反应(300 ℃),最后经过过滤、真空干燥、煅烧得到ITO纳米粉体。该法制备过程中 由于引入氨水为沉淀剂,其得到的水热反应温度(不低于300℃),同时为 了使铟和锡完全沉淀,需要使用过量的氨水沉淀剂,从而导致在高温水热过程 中会逸出氨气,以致于水热反应设备的耐压能力需要大大提高(理论压力就 不低于20MPa),并且氨水的引入导致了水热设备高温防腐能力的下降。
4、“In2O3、ITO单分散纳米粉体的水热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 号>200310111223,阐述了基于氧化铟、ITO单分散纳米粉体的制备如下: 将金属铟(锡)溶解于无机酸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溶液后用阴离子交换 树脂进行处理得到的胶体溶液,将分离出树脂的胶体溶液置于入高压反应釜 中,在水热温度180~260℃下反应4~24h后,将产物用纯水洗涤、真空过滤, 并经100-105℃干燥6~12h、500~1000℃煅烧2~4h后即可制得In2O3、ITO 单分散纳米粉体。研究结果表明:粉体粒径≤100nm。
从上述的文献或专利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现有各种制备ITO粉体的方法 都有共同的缺点:不管是用化学共沉淀法,还是水热法,都需要两步反应, 首先在低温制得前驱物铟锡氢氧化物沉淀,然后在300-500℃煅烧得到ITO 粉体。工艺流程复杂;由于需要煅烧,因此所需的温度都很高;高温煅烧也 必然造成产品颗粒团聚严重,不利于下一步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铟 锡(ITO)单分散纳米粉体的低温溶剂热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1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