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棱形变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41074.9 | 申请日: | 2009-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0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扬;高岁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30/06 | 分类号: | H01F30/06;H01F27/30;H01F27/02;H01F27/29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宣国华 |
| 地址: | 510665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特别涉及一种小型化贴片变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在隔离变送器(隔离放大器)上的传统式变压器,一般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安装:(1).采用绕组焊接在印刷电路板(PCB)上,但是,在运输或移动过程中,变压器的线容易断开,造成产品性能不良,产品损坏;并且,还存在着焊接点不良,造成线与焊盘拉尖,产生尖端放电,降底产品耐压的性能。(2).使用直插的模具,将变压器放入模具中,以减少产品的不良率,同时增加可靠性,但是,此方法浪费大量的印刷电路板(PCB),直插的模具占用空间大,导致走线时增加难度。
因此,为了改良和控制产品的性能,提高生产率,并满足小型化产品的设计要求,小型变压器是上述电子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多引脚表贴棱形变压器,外观形状固定,占用空间小,引脚端子之间的间隔足够,能有效解决产品的耐压不良问题,还具有较好的可控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棱形变压器,包括磁芯和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由棱形壳体和引脚端子组成,所述的磁芯置于所述的棱形壳体中;所述的棱形壳体的每个侧壁上均设有引线槽,所述的磁芯上各绕组的引线分别通过所述的引线槽缠绕在相应的引脚端子上。
本发明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棱形壳体上可以共设有3~8条侧棱,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
本发明所述的棱形壳体上还可以设有顶盖,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可以打开顶盖进行检修,操作简便。
本发明还可以作如下改进,本发明所述的引线槽最好设在棱形壳体的每个侧壁的底面上。设每三个引脚端子为一组,所述棱形壳体的每个侧壁上均设有用于与一组引脚端子相对应的两个引线槽。
本发明所述的每个侧壁底面的中线作为该底面上两个引线槽的对称轴,并且所述的引线槽可以为长方形槽,槽长边与所述的侧壁底面的中线相平行。
本发明所述的引脚端子为表面贴片引脚。
本发明所述的棱形壳体上共设有8条侧棱,即所述的棱形壳体共包括8个侧壁。所述的棱形壳体的每个侧壁上可以均设有一组引脚端子,即共有24个引脚端子;在棱形壳体的每个侧壁上,所述的每个引线槽位于相邻两个引脚端子之间。
本发明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意使用其中的任意多组引脚端子,例如,所述的棱形壳体的其中五个侧壁上可以均设有一组引脚端子,即共有15个引脚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与传统的变压器(只有磁芯与绕组)相比较,棱形变压器具有固定的形状外观,磁芯上各绕组的引线与引脚端子连通,可以通过设备测试变压器的匝数比,也可以通过专用的测试工具测试带电性能;
(2).每组引脚端子之间的间隔足够,能解决产品耐压不良问题;
(3).棱形骨架为表贴产品设计,所有的引脚端子都采用表面贴片化引脚端子,可用于贴切片化生产,也可以使用机械化贴片,与传统插件式比较,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4).在满足变压器耐压要求的基础上,使用棱形结构,在面积上要比传统的四方面积要小;同时,表贴产品的PCB底面可以走线,无需因为引脚端子占用空间过大而扩大PCB面积;
(5).可控性好,使用本发明的产品一致性、可靠性、稳定性都得到很好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棱形变压器的棱形壳体的外观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棱形变压器的骨架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棱形变压器的棱形壳体的外观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棱形变压器进一步加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棱形变压器,包括磁芯和骨架,骨架由棱形壳体1和引脚端子2组成,棱形壳体1上还设有顶盖12,引脚端子2为表面贴片引脚。棱形壳体1上共设有8条侧棱,即棱形壳体1共包括8个侧壁11,该棱形壳体1的横截面为正八边形。磁芯4置于棱形壳体1中;设每三个引脚端子2为一组,均匀分布,棱形壳体1的每个侧壁11的底面上均设有用于与一组引脚端子2相对应的两个引线槽3。每个侧壁11底面的中线作为该底面上两个引线槽3的对称轴,并且引线槽3为长方形槽,槽长边与侧壁11底面的中线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1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片传输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磁性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