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机动车废气净化消声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0939.X | 申请日: | 200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汪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荣林 |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3/08;F01N7/08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机动车 废气 净化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机动车废气净化消声器,主要应用于内燃机机动车的废气净化消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内燃机机动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内燃机机动车废气对大气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尤其在大中城市里内燃机机动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的污染已排到第一位。而现有的净化装置不是使用成本大,就是效果不好,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价格低、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净化效果好、便于普及推广的内燃机机动车废气净化装置。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1298846A于2008年11月5号公开了一种形似内燃机消声器的内燃机消声、废气净化、排放器,由湿滤区、干滤区组成,湿滤区由胆管将废气送入水面湿化降温,经锥形滤斗一次过滤净化进入干滤区,由制涡导斗使废气形成涡流,进入多层滤网二次过滤净化,由废气排出管向下排出。内燃机消声、废气净化、排放器可定期通过注水口、放水口清洗排出内部滤出的有害物质、更换湿化用水,并将排出污水集中做无害化处理。但其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维修不方便、效果不明显,有待过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造价低、运行成本极低、净化效果好、节能环保的内燃机机动车废气净化消声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内燃机机动车废气净化消声器,包括净化消声器主体及其进气管和出气口,其结构特征是净化消声器主体为L形或J形密闭空腔,底部设置有排水管,密闭空腔内壁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多孔过滤板,以形成净化通道。
所述密闭空腔中间设置有周向隔板,将密闭空腔分隔成内外两半,密闭空腔左侧设置有导气管,以串联方式形成二级以上的净化通道;进气管设置在前级净化通道的始端,出气口设置在后级净化通道的末端,二级净化通道通过导气管连接构成多级净化通道。
所述多孔过滤板与密闭空腔的内壁相固定,多孔过滤板上均布多个小孔,小孔为圆形、三角形、星形或多边形;净化通道靠近出气口处设置有挡板。
所述净化消声器主体左右两侧设置有挡水板形成储水槽,储水槽顶壁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的截面为倒入字形,出气口为储水槽的快速加水口,靠近出气口处设置有网板;挡水板上溢水口高度为水平启动发动机时的最高水位,加水口与密封水箱相连,密封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气口;初始水位口和上均设置有柱塞;加水口底部的高度与初始水位口的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排水管为三层不同大小的导管穿套在一起所形成;最内层导管从储水箱底部往下穿出密闭空腔外部,中间层导管从二级净化通道底部往下穿出密闭空腔外部,最外层导管从一级净化通道底部往下穿出密闭空腔外部,三层导管均相互连通,且与净化通道、储水槽形成水循环通道。
所述密封水箱内可根据不同条件因地制宜添加盐、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吸收剂、石灰石、纯碱或废煤渣,以利于净化。
本发明在净化消声器的密闭空腔内设置有一块以上的隔板,将净化通道分隔成二级以上,通过导气管以串联方式连接构成具有多级净化消声器,无论汽车在上坡、下坡、加速、减速或平路行驶,水滤净化效果基本一样,且价格低、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净化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后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放大结构图。
图7为第二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多孔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6,本内燃机机动车废气净化消声器,净化消声器主体为J形密闭空腔1,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3,排水管底端设置有密封端盖。密闭空腔内壁沿周向设有若干多孔过滤板4,以形成净化通道3。密闭空腔1中间设置有周向隔板14,将密闭空腔1分隔成内外两半,左侧设置有导气管15,以串联方式形成二级净化通道3;进气管2设置在前级净化通道3.1的始端,出气口6设在后级净化通道3.2的末端,二级净化通道通过导气管15连接构成二级净化通道。多孔过滤板4与密闭空腔1的内壁相固定;净化通道3靠近出气口6处设置有挡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荣林,未经汪荣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醇燃料车低温辅助启动系统
- 下一篇:电动擦洗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