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线材连续退火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0594.8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7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开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开勇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明 |
地址: | 523447广东省东莞市东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线材 连续 退火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退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线材连续退火炉。
背景技术:
线材连续退火炉被广泛应用于漆包线、裸铜线等线材的退火工序,以漆包线为例,漆包线涂漆前通常设有退火工序,退火工序可使漆包线达到必要的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同时还可使漆包线有较好的直线度以利于涂漆。
传统的线材连续退火炉可分为三大类:1、适用于较细线材的无水封线材连续退火炉;2、适用于较粗线材的水封卧式线材连续退火炉;3、适用于很粗线材的水封立式线材连续退火炉。无水封线材连续退火炉的炉体呈进口低出口高的倾斜状放置,退火炉管在进口处的蒸汽分配器被通入蒸汽,蒸汽向上充满整个退火炉管并从退火炉管出口出去;水封卧式线材连续退火炉的炉体呈进口高出口低的倾斜状放置,退火炉管在出口处浸没于水中,在管内水面上通入蒸汽,蒸汽向上充满整个退火炉管并从退火炉进口出去;水封立式线材连续退火炉的炉体呈进口在上出口在下的垂直放置,退火炉管在出口处浸没于水中,管内不额外通入蒸汽,高温且很粗的线材在管内进入水面时产生蒸汽,蒸汽向上充满整个退火炉管并从退火炉进口出 去。
现有的线材连续退火炉存在以下缺点:
一、耗能问题:由于在高温环境下大多数线材都可能会出现氧化现象,所以通常采用蒸汽将氧气排出,保证线材不被氧化。现有的退火炉蒸汽是由外部通入的,蒸汽外部通入过程比较复杂,蒸汽压力受到蒸汽管道泄漏及散热等因素的影响,使蒸汽压力不易控制,蒸汽压力稳定性和可靠性低,难以保证蒸汽内是否含有氧气,常发生退火线材因蒸汽问题而被氧化的情况。此外,由于蒸汽在传输管道内有热量损耗,所以节能效果差。更重要的是,因为蒸汽压力不易控制,现有的退火炉炉体都是倾斜或垂直放置,以保证处于低位的蒸汽可充满处于高位的整个退火炉炉管,其结果是有不可控的大量蒸汽由低端经过高温退火区后加热到较高温度,再从高端散发到大气中,带走了大量热量,浪费了大量电能所以节能效果差。
二、线材被污染问题:在无水封式退火炉管的出口处,常采用防冷凝装置的传统方法避免线材被污染,防冷凝装置不但额外消耗了电能,还在控制上有一定的风险,若防冷凝装置温度太低,则达不到防冷凝效果,若防冷凝装置温度太高,则反而可能使线材温度太高造成线材接触空气时氧化而被污染。
三、伤线问题:现有的退火炉管太粗则耗能,太细则伤线;线材在水平方向张紧时的最大下垂量与张紧的张力成反比,与支点的间距平方成正比。以铜线为例:张紧力达到最大,即应力等于软态铜的屈服强度70Mpa时,如果跨度为10米,最大下垂量约为 15.84mm,如果跨度为5米,最大下垂量约为3.97mm。生产较细线材时,一般退火炉管长度不超过5米,所以下垂量不大,用较细的炉管都不会擦伤线材;生产较粗线材时,退火炉管可能长达10米,下垂量较大,要用较粗的炉管才可保证不擦伤线材,而较粗的退火炉管将导致高端流出更多的高温蒸汽,带走更多的热量,浪费更多的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型线材连续退火炉,其蒸汽压力容易控制,蒸汽压力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可有效避免退火线材发生氧化情况,而且节能效果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节能型线材连续退火炉,包括炉体,以及若干根用于通过线材的炉管,所述炉体水平放置,若干根炉管水平并排穿设于炉体,炉体内部靠近炉管的出线管口位置设置有内置式蒸汽发生器;该内置式蒸汽发生器包括内胆,所述炉管穿过内置式蒸汽发生器的内胆,位于内胆内部的炉管管壁上开设有若干蒸汽进口;该节能型线材连续退火炉还包括超声波清洗机、毛刷阵张力刮水器和接水槽;毛刷阵张力刮水器包括多排相互平行并直立设置的毛刷,进入炉管的进线管口前的线材穿设于所述的多排毛刷,接水槽位于毛刷阵张力刮水器下端,进入毛刷阵张力刮水器前的线材经过超声波清洗机。
炉管的出线管口和进线管口均套设有锥形导向套,套设在炉管的出线管口和进线管口的锥形导向套均塞设有小孔径的瓷珠孔。
位于炉体内高温区的炉管和发热体之间包覆有导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开勇,未经周开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5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粒状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水复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