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形式领域融合的计算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0498.3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2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齐德昱;齐启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德昱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形式 领域 融合 计算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系统的构造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模型自计算机诞生以来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它涉及的问题 很广泛,从底层的处理器体系结构到高层的软件开发方法(及软件体系结 构),都是以计算模式为基础的。
目前公认的计算模式主要有图灵计算(底层)、数据流计算(底层与高层)、 神经网络计算(底层与高层)及纯高层的面向对象的计算、构件技术与面向服 务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等。除此以外,很多自然界中的 物理化学过程都蕴涵着类似于信息处理机制的计算模式,因此,近年来也提出 了物理计算(超导计算,量子计算,光子计算)和生物计算(DNA计算)。随着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可重构计算近年来异军突起。这些计算模式并不是互相独 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在底层计算模式中,最早出现、现在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的的是我们熟知的 图灵计算及其具体实现Von Neumann体系。但目前也已经形成共识,就是图灵 计算的串行操作特征是目前计算性能发展的瓶颈,必须基于新的、充分具备并 行能力的计算模式,才能在计算机计算性能上取得质的突破。然而,尽管人们 一直都在研究新的计算模式,但始终没有走向商业化。
在高层模式研究中,当以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为主。由于软件体系结构主 要从高层(即计算机软件)考虑系统的结构与构成方式,所以一般没有列入计 算模式的研究。但是,由于其重点仍然是模式、模型(框架)及开发方法一类 的问题,所以,与一般意义下的计算模式密切相关,也可以相互借鉴。
有关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与成果,属于粗体系结构的主要有多层C/S结构、 面向对象技术、分布对象(如EJB、COM等)、SOA、MVC机及网格体系结构 五层沙漏结构、OGSA和WSRF等。属于细体系结构的主要有C2、管道/过滤器、 黑板系统及开源项目Ptolemy II(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美国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及包括Microsoft在内的一些公司资助下进行)。
综合目前的计算模式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些基于自然界中的物理化学过程的计算模型(超导计算,量子计算,光 子计算和生物计算)由于受到相关学科的发展的制约,很不成熟,距离实践尚 远。
■软件体系结构及硬件开发的研究中涉及的计算模型,目前以SOA为重点, 人们将很大精力放在对SOA中基本问题的研究,如服务发现、服务组合、服务 自组织自适应等,忽略SOA本身的缺陷。事实上,SOA的实质上的缺陷是没有 形式语义支持(见下段)。
■形式语义问题:这里,形式语义是指抽象化了的功能操作。我们认为,一 个系统可以通过具有形式语义的构件构成。形式语义与具体的系统功能无关, 它是系统的共性功能的抽象。相比之下,一般的构件,如面向对象技术中的对 象、SOA中的服务,都是无形式语义的,它们重点强调的是构件的语法与语用 问题,如SOA,它以服务与服务组合为主线,即软件的主要成分是服务,而软件 主要构造行为是服务组合。其中,服务是以平台无关的定义(描述)为标志的, 而SOA对服务本身及服务组合并没有专门的语义标准。缺乏形式语义支持时, 用户不得不从头起定义构件的功能,显然存在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的构造方 法,以给出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对比现行的软件开发方法, 提供了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对比现行的计算机处理器/多处理机系统,提 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机处理器体系结构。
该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机软件构造方法,充分提高软件生 产率和软件可信性。
该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机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用于构造 这样一种处理器,它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式不同于目前的以“存储程序”式计 算机处理器,可充分提高处理器的并行处理能力及应用开发效率。
该发明的进一步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多处理机体系,突破传统的基 于集群的多处理器体系,实现跨网络的高度并行处理。
该发明给出的计算机系统构造方法,要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德昱,未经齐德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4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