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钉枪的钉匣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40409.5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9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岳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岳洪 |
主分类号: | B25C1/04 | 分类号: | B25C1/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熊强强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具等多行业用的气动钉枪的钉匣。
背景技术
现有气动钉枪的钉匣结构包括一条导钉条,在钉匣架内设有一条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在出钉端,弹簧另一端设有推钉片,通过拉动推钉片,弹簧随之拉伸。把钉排放入钉匣架的导钉条内,推钉片通过弹簧回复力把钉排推向钉匣的出钉端。这种钉匣结构过于简单,钉排在移动过程中易摆动,为了防止钉排摆动,导钉条的截面轮廓必须尽可能加工得与钉排大小一致,同时钉排的外沿又受到钉匣架的出钉端的内壁所管制。目前市场上的钉排尺寸大小不一,导致钉匣架要不钉排放不进,要不就是钉排摆动很大,导致卡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钉排装载方便、钉排移动平稳顺畅、能安装尺寸误差较大的钉排、结构紧凑和自动化程度高的气动钉枪的钉匣。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
一种气动钉枪的钉匣,包括导钉条、推钉片、推钉杆、卷簧和钉匣架,导钉条安装在钉匣架上;
钉匣架包括两端头和两侧壁,一端头为进钉端,另一端头为出钉端,钉匣架的每侧壁分别设有两条滑槽,一条滑槽为推钉片导向槽,另一条滑槽为推钉杆导向槽,两条滑槽平行并沿钉匣架长度方向延伸,两条滑槽的端部分别终止于进钉端和出钉端,推钉杆导向槽在位于进钉端的位置设有一个向着推钉片导向槽侧的弯勾;
所述推钉片和推钉杆共同设在钉匣架体内,推钉杆上穿设有两根滑杆,一根为推钉片定位杆,另一根为推钉杆定位杆,推钉片定位杆的两端部分别设在推钉片导向槽内,推钉杆定位杆的两端部分别设在推钉杆导向槽内,推钉片和推钉杆通过两根滑杆沿滑槽的移动而在钉匣架体内移动,卷簧设在钉匣架的出钉端,卷簧的活动端头与推钉杆连接;
所述推钉片和推钉杆枢接,有一扭簧设在连接推钉片和推钉杆的枢轴上,扭簧一端弹压在推钉片上,扭簧另一端弹压在推钉杆上,推钉片两侧面各设有一块导向耳,所述钉匣架两侧壁内侧在靠近进钉端位置各设有一块定位片,两定位片相对;
所述推钉杆和推钉片从出钉端往进钉端滑行时,卷簧的活动端头随之移动,卷簧自动产生回复力,推钉片通过扭簧的弹力紧贴导钉条表面滑行,当推钉杆滑行到进钉端时所述推钉杆定位杆滑入推钉杆导向槽端部的弯勾内并被勾住,此时推钉片的两导向耳分别被两定位片挤压,使推钉片绕枢轴转动,从而使推钉片与导钉条之间形成进钉间隙,当所述推钉杆定位杆从弯勾处进入推钉杆导向槽时,推钉杆和推钉片被卷簧自动拉向出钉端,此时导向耳与定位片分离,推钉片通过扭簧的弹力又自动紧贴导钉条表面并能把抱在导钉条表面的钉排沿导钉条表面推向出钉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导钉条形状呈条状台体,导钉条横断面呈梯形,这样可以更好的定位钉排;上述技术方案中推钉杆外端部形成一柄头,柄头伸出钉匣架体外,便于移动推钉杆。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装钉简单,钉排滑行平稳顺畅,出钉也顺畅,不会有卡钉现象,可以使用误差较大的钉排,钉匣的使用范围广,钉匣外形也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未装钉排时的初使状态示意图,其中出钉端的钉匣架侧壁被掀开一部分,以示出内部结构;
图2为表示本发明可以装钉排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进钉端的钉匣架侧壁被掀开一部分,以示出内部结构;
图3为本发明装入钉排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入钉排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为本发明仰视图;
图6为图4的立体状态参考图;
图7为本发明分解图;
图8为推钉片、扭簧和推钉杆三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结合图1至图8,一种气动钉枪的钉匣,包括导钉条1、推钉片2、推钉杆3、卷簧4、钉匣架5。
钉匣架5包括两端头和两侧壁,一端头为进钉端6,另一端头为出钉端7,钉匣架5的每侧壁分别设有两条滑槽,一条滑槽为推钉片导向槽8,另一条滑槽为推钉杆导向槽9,两条滑槽平行并沿钉匣架长度方向延伸,两条滑槽的端部分别终止于进钉端和出钉端,推钉杆导向槽9在位于进钉端6的位置设有一个向着推钉片导向槽8侧的弯勾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岳洪,未经林岳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凹式减压井箅
- 下一篇:地埋管道系统的地下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