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菜糊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0266.8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4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段杉;张双双;李远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37 | 分类号: | A23L1/337;A23L1/10;A23L1/2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2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菜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历来都有食用紫菜的习惯。紫菜属红藻类,在中国有10多个品种。紫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十分丰富,干紫菜蛋白质含量高达30~40%,消化率达到70.8%,系海藻之首。紫菜还含有碳水化合物50%左右,粗纤维5%左右,矿物质10%左右,并含有少量脂肪和丰富的维生素A、C、B1、B2、B12、E等,其中维生素E效价达到4.3mg/100g,在紫菜脂肪酸组成中,EPA高达18%、DHA为1%。
紫菜对人体生理还具有很好的调节功能,为保健佳品。如中医认为紫菜能化痰软坚,清热利尿,补肾养心,健脾降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紫菜可用于防治甲状腺肿大、结肠癌、慢性气管炎,预防脑血栓、动脉硬化及降低血压,治疗胃溃疡,减少男性阳痿发生等。在日本,人们习惯将紫菜叫长寿莱,神仙菜。
由此可见,紫菜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很高的加工食用价值。
尽管食用紫菜有这么多好处,但大多数人对紫菜功能的了解仍很少,导致目前对紫菜的利用途径很少,食用方法简单,产品种类少,市场远远没有开发。目前主要的紫菜产品还是干紫菜,并有少量烤海苔制品。紫菜的食用方式也很简单,绝大部分紫菜以紫菜汤的形式食用。
糊类食品作为早餐餐桌上的主要品种,深受消费者尤其是快节奏生活的消费者、老年人和儿童的喜爱。但目前的糊类食品主要有黑芝麻糊、花生糊、核桃粉等,都是采用果仁类加工而成,因为原料相似,加工方法也大体一致,糊类食品品种单一,消费者选择余地小。如果能将紫菜这一含丰富营养的物质加工成为糊类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可以解决糊类食品品种单一的问题,也为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食用紫菜提供方便,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食用紫菜的方式和紫菜食品品种,方便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
但紫菜不是果仁类食品,采用现有糊类产品的加工方法直接加工比较困难,而且紫菜腥味较重,直接制备成糊类食物口感很难让多数消费者喜欢和接受。
目前尚无关于紫菜糊类产品的相关技术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糊类产品品种单一、紫菜产品单一的不足,提供一种紫菜糊,不仅保留紫菜的天然风味和色泽,而且食用方法简单,作为一种新的糊类食品,为消费者提供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的方便营养食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紫菜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紫菜糊,包括以下重量百分组成的各组分:
(1)混合粉:
紫菜粉 10%~35%;
膨化的大米粉 50%~80%;
炒过的大米粉 10%~35%;
食盐 适量;
(2)植物油 占混合粉重量的3%~6%。
优选方案一,所述紫菜糊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紫菜粉 100重量份;
膨化的大米粉 320重量份;
炒过的大米粉 80重量份;
食盐 5重量份;
植物油 25重量份。
优选方案二,所述紫菜糊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紫菜粉 100重量份;
膨化的大米粉 360重量份;
炒过的大米粉 100重量份;
食盐 5重量份;
植物油 30重量份。
所述紫菜粉过60目以上筛,膨化的大米粉和炒过的大米粉及食盐过80目以上筛。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所述紫菜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紫菜粉碎,过60目以上筛后烘烤得紫菜粉;
取大米粉膨化后粉碎,过80目以上筛得膨化的大米粉;
另取大米粉炒制至金黄飘香,粉碎后过80目以上筛得炒过的大米粉;
将食盐粉碎过80目以上筛;
(2)按比例称取步骤(1)制备的紫菜粉、膨化的大米粉、炒过的大米粉和食盐粉末混合均匀得混合粉;
(3)按比例向混合粉中喷洒食用植物油,混合均匀即得。
将上述混合均匀的混合物经计量、包装,制成袋装或盒装的紫菜糊产品,开袋冲泡即可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除洗衣机内筒夹层清洗剂
- 下一篇:带状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