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高效冷暖型空调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0172.0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2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江勇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9/20;F25B29/00;F24F11/02;F25B13/00;F25B49/02;F28D7/1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高效 冷暖 空调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冷暧空调与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热泵热水器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有:第一、结构复杂,售价昂贵,市场认可度低。第二、设计不成熟,安装不便。第三、功能单一,做不到一机多用。第四、不安全,用漏电保护方式保障热水的安全,此保护方式的热水器电击至人死亡事故多。第五、不节能,以一种固定功率来工作,制热水时间长,耗时耗电。第六、不方便,做不到即开即热,热水水温要靠混水阀来调整。第七,热水量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提供的是一种安全高效冷暧型空调及即热式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可实现独立制即热式恒温热水、独立空调制冷制热及制热水同时空调制冷功能。产品容易被人们接受。
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制安全高效即热式恒温热水,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安装在第一箱体内以制冷剂管道连接的变频压缩机、第一交换器、第一膨胀阀或毛细管、和第二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频压缩机输出端与第一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端相接,第一膨胀阀或毛细管的一端与第一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口端相接,第二交换器的一端与第一膨胀阀或毛细管的另一端相接,压缩机的气液分离输入端与第二交换器的另一端相接。
所述的第一交换器是外水道或外水管,套住内制冷剂道或内制冷剂管,环绕多圈后置于绝缘体内,组合成后的道口或套管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绝缘管接头和第二绝缘管接头。第一交换器内水的流向与制冷剂的流向相反。所述的外水管为耐高温的铝塑管,管的外层为塑料绝缘层,内制冷剂管为铜管或铝管。
所述的外水管的管口外径为16毫米或18毫米,管口内径为12毫米或14毫米,外水管管长为40米以内。所述的内制冷剂管的管口径为10毫米以内,制冷剂管24管长为40米以内。
所述的第一、第二绝缘管接头是由第一金属接头嵌入橡胶软管一端本体内,第二金属接头置入带孔金属弯头内部,置入部位与带孔部位焊接,第二金属接头再嵌入橡胶软管另一端本体内而组成。所述的第一金属接头、第二金属接头为中空金属接头,所述的橡胶软管为不导电且耐高温的中空橡胶软管,所述的带孔金属弯头为一端带有锁紧铝塑水管功能的金属弯头,所述的第一金属接头通过橡胶软管与第二金属接头相互绝缘,不导电。
所述的第一箱体是一个带有进出风口的金属箱体。所述的第一交换器安装在第一箱体的出风口导风圈内。
所述的第一交换器的进水口至供水处,以绝缘水管依次装有水流传感器、进水电磁阀、水压保护可调装置。出水口处装有水温传感器、热水阀。所述的进水电磁阀采用常开式,其工作电压为安全电压36V以下。所述的水压保护可调装置安装在浴室。
所述的第一箱体内设有变频控制器、水流传感器、进水电磁阀、水温传感器、外界温度传感器、变频压缩机、压缩机过热保护器、第一风机及电辅助加热装置,变频控制器与水流传感器、进水电磁阀、水温传感器、变频压缩机、变频压缩机过热保护器、外界温度传感器、第一风机及电辅助加热装置有控制线连接。所述的变频控制器设有带显示器屏的控制面板,变频控制器与带显示器屏的控制面板有控制线连接。带显示器屏的控制面板安装在浴室。
所述的变频控制器设有漏电信号检测电路,带显示器屏的控制面板设有漏电显示、报警功能。
所述的绝缘管接头可起到防震、保温,防漏电、安装角度可变作用。第一交换器的外层也采用了绝缘体,整机漏电也无法从外表进入第一交换器的水中。
所述的水压保护可调装置,当水压超过设定值时,将自动泄压,当水压过低时可以调节水压。
在寒冷季节使用热水器时,变频控制器通过外界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温度计算,提高变频压缩机功率后感应到水温传感器上的水温仍无法达到设定值时,变频控制器通电给电辅助加热装置升温,风机使升温的空气流过第二交换器,提高交换吸热率,水温快速上升到设定值至室内使用。设有的电辅助加热装置,是为了达到在寒冷季节也能正常使用热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江勇,未经朱江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干燥技术
- 下一篇:气体再燃增能环保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