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棉色织布丝光染整自动化排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0005.6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5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骆小来;苏小林;杨刚;胡广文;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D06B23/10;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媖;阎永昌 |
地址: | 5285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织布 丝光 染整 自动化 排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业梭织生产工序的整理技术,适用于纯棉色织布生产流程中的丝光工序的自动化排序。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工、能源等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纺织品制造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致力于寻求更为便利、高效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技术。用电脑自动安排加工顺序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电脑自动排序,既大大的缩短了排序时间,减少了手工劳动,又保证了加工顺序的合理性,不会出现因人为控制失误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很好的通过电脑对纯棉色织布的丝光顺序进行自动排序。主要原因是目前纯棉色织物多采用活性染料进行纱线染色,织成布后再进行丝光整理。对于染棉用的活性染料,多数耐碱性较差,因此丝光工序中会产生掉色问题,若安排不恰当,会出现相邻品种互相沾色的问题。不同的染料有不同的母体结构和活性基团。染料的活性基团直接决定着染料的耐碱性,如乙烯砜型染料耐碱性很差,在丝光过程中极容易水解掉色而引起变色。染料母体则决定着染料的直接性,如铜酞氰结构染料分子量大,直接性高,在掉色后极容易反沾回布上,造成沾色。总体上看,活性染料耐酸碱的性能都不是很好,如何定量的反应染料的耐碱性是一大技术难题。
全球有上百个供应商,所有供应商生产的同型号的染料虽然结构上相差不大,但受到力份、含杂率、加工过程等等的影响,性能却有极大的区别。而各个染料供应商的技术资料之间基本没有可比性,增加了染料性能分析的难度。
同时,色织布的排序中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就是颜色和花型,色织物的花型千变万化,条子、净色、格子,再经由不同颜色的色纱交织而成,一个布上可以有几种、几十种不同的颜色,而每种颜色又由多种染料染成,如何综合考虑众多颜色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较难突破的问题。目前尚缺少有效的定量评估颜色深浅的方法。
在传统的色织整理过程中,所有工序的颜色均是按经验排序,大家通常遵循的标准就是由浅入深,但是如何判断颜色的深浅确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如图1所示的三种布料品种,在丝光过程中究竟应该按什么顺序排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A>B>C
主要考虑的技术要点为:A为净色布,容易受到其它颜色的影响变色,且变色之后特别明显,微小的差异也很容易分辨出来,所以应该排在第一位;B为浅色的格子,也比较容易变色,应该排在C前面。
2)C>B>A
主要考虑的技术要点为:白纱占的面积越大,白色部分越容易受到影响,通常色纱面积小于10%,可以当白布处理,这样C排在最前面;B中有一半的白纱,所以排在中间,净色排在最后面。
3)B>A>C
主要考虑的技术要点为:B的色纱颜色最浅,A的色纱颜色次之,C的色纱颜色最深,所以B应该排在最前面,A其次,C最后。
总之,怎么排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大家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总体上看,关于色织布的排序主要是根据操作工人的经验来判断的,由于工人的熟练程度,知识层面,考虑问题的方式等不同,往往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使生产加工产生很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量地判断色织物颜色深浅的方法,由此可以确定出合理的丝光加工顺序,并将整套方法嵌入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实现了电脑自动排序,从而为生产加工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的全棉色织布丝光染整自动化排序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全棉色织布丝光染整自动化排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实验模拟各种染料在丝光过程中的掉色、沾色、沾其它颜色而变色的情况,根据上述情况计算出各种染料耐丝光性能的染料系数;
b、根据色织布中各种颜色的色纱比例、染料浓度和染料系数计算色织布的染料当量浓度;
c、按照当量浓度值的大小实现色织布丝光顺序排序。
所述的实验中使用纱线样模拟布样在丝光中的性能,模拟染料在丝光过程中的掉色、沾色情况。模拟时,将各种染料的单色纱、各种颜色不同深浅色纱、AATCC测试牢度用的标准小白布和多纤维布缝在一起,依次浸入适当浓度的烧碱和不同温度的清水中,模拟整个丝光过程,过程完后,通过测试碱液和水液的吸光度,来定量反应染料掉色的情况,根据小白布和多纤维布中棉沾色的评级情况来定量反应染料的沾色情况。
所述的实验中使用浅色格子布模拟浅色品种在丝光中沾其它颜色而变色的情况。模拟时,将不同浅色纱样交织成浅色格子布,将这个样品接在不同颜色的大货后加工,通过测定浅色格子中的各个样块加工前后的色差,判断浅色品种被沾变色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碎机
- 下一篇:儿科用经络无痛治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