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砂岩陶瓷砖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9827.2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军;潘利敏;周锡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22 | 分类号: | C04B35/622;C04B35/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国杰 |
地址: | 52821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岩 陶瓷砖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具有墙面装饰、轻质、隔热保温,吸音、防火、防渗透等性能的具有多孔结构的仿砂岩陶瓷砖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砂岩是一种机械沉积岩,是由千万年前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作用被解体为碎屑,或经水的冲蚀和溶解,沉淀于石床上经过数百万年的胶结和堆积变得坚固而成。最后再经过若干年的地壳运动,便形成了今日之矿山。运用砂岩饰品能够营造一种暖色氛围,既素雅温馨,又不失华贵大气,是极理想的纯天然装饰材料;
砂岩色彩丰富,纹理变化万千,似木非木、古朴自然,是人类贴近自然,融入自然的绝佳装饰材料,且表面防滑、防潮性、可塑性强,环保、无污染,从而被现代人广泛用于家庭装修、酒店壁画、广场雕塑、酒吧西餐厅装饰。用于游泳池面板,更是天然的防滑材料,且美观大方。
砂岩,顾名思义是以砂聚合而成的一种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的石材。其主要成分是SiO2、Al2O3,在自然界里是经过地质变化中的海向沉积和陆向沉积,将原来大量积聚砂层的地形掩盖后,又经过地质变经过程中的加热、加压而形成的。近年来,随着建筑装饰追求环保健康、崇尚自然新消费理念的发展,纹理绚丽多彩,既健康环保又极富装饰性的砂岩,在装饰石材中一枝独俏,备受追棒。砂岩是一种亚光型石材,不会产生因光反射而引起的污染。
砂岩的吸水率很大,一些品种几乎是将水倒上即渗入石材内,砂岩因其内部构造空隙率大的特性,都有吸声、吸潮、防火、亚光的特性,这种特性的品种装饰到具有吸声要求的影剧院、体育馆、饭店等公共场所效果十分理想,甚至可省去吸声板和拉毛墙。
但是天然的砂岩属于稀缺不可再生资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本发明的仿砂岩陶瓷砖具有非常逼真的砂岩效果,吸水率较低,可以大规模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并且可以大量利用抛光废渣,减少抛光废渣堆弃、填埋对耕地的占用,同时也避免造成土地和水资源受到污染,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目前利用抛光废渣生产仿砂岩陶瓷砖还未见相关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抛光废渣生产仿砂岩陶瓷砖的生产方法。其可以作为一般性的装饰材料,同时又可以起到减轻建筑物重量、隔热保温、防火、防渗透、吸音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砂岩陶瓷砖的生产方法,它是以抛光废渣、粘土、砂石料为原料,经湿法球磨、过筛、喷雾造粒、成型、干燥、烧成、磨边、抛光、烘干工序而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工序中,
(1)所述原料中,各组分所占的重量比例为:抛光废渣为30~70%、粘土18~35%、砂石料22~52%;
(2)原料经混合、球磨、除铁、过筛后备用,浆料细度为250目筛余0.5~0.8%;
(3)所述的成型为干压成型的方式,砖坯表层所用的粉料至少含有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粉料,各种不同颜色的粉料通过均匀混料的方式一次布料成型,砖坯表层与下层的粉料结构一致;或采用多管布料,将不同颜色的面层粉料通过不同料管落到料车格栅内作为面料层,依据格栅图案的不同形成具有不同纹路的图案效果,采用多管布料的方式所用的粉料是喷雾干燥过程形成的不同颗粒级配的粉料粒子,或经研磨以后全部过80目筛的细粉料,表层粉料的厚度占砖坯厚度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4)干燥好的坯体直接进入窑炉烧成,根据需要施以表面印花、淋水工艺;
(5)坯体进入辊道窑烧成,烧成温度为1160~1200℃,烧成周期为55~95分钟,经磨边抛光后即成成品,抛光厚度不能超过砖坯表层粉料的厚度;
(6)陶瓷砖抛光后其表面及内部均含有大量非连通的微气孔,表面为开口气孔,内部为封闭气孔,孔径小于0.8mm,孔隙率为38~70%,吸水率小于3%,容重低于1.4g/cm3;
(7)所述原料烧结后的成分重量比例组成为:SiO252~75%,Al2O316~30%,Fe2O3+TiO20.5~5%,CaO 0~10%,MgO 0~10%,K2O+Na2O 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9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酰胺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矿井废水及矿山生活污水零排放净化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