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排式烟机灶的导油管路及集油盒提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9434.1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贵华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F24C3/00;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341000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排式烟机灶 油管 集油盒 提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排式烟机灶,特别是一种下排式烟机灶的导油管路及集油盒提示结构。
背景技术
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具,由于使用灶具通常都会出现油烟,目前,一般家庭都使用上排式排风排烟机,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油烟不能完全吸走,导致污染室内空气和伤害人的身体,针对上述问题,人们开发了一种下排式烟机灶,该产品通过在灶具的顶面设有平行于烟气扩散面的吸气口,使得油烟空间流通距离小于1厘米,排油烟机不用悬挂在操作者上方而直接设置在灶台上,实现了抽油烟机的下排风要求。
目前,市面上的下排风式烟机灶,其烟机灶柜内的导油管路使用的材质为硅胶管,硅胶管分别与灶位以及抽气扇上的油槽连接,分支硅胶管汇聚到大口径硅胶管上,最终流向烟机灶柜底部的集油盒中,该设计引起以下问题:
1、硅胶管材料成本高,在一台灶柜中所需硅胶管总长度通常为2米左右,每米售价通常在80元左右。并且硅胶管管壁较厚,吸附性能高。烟机中吸附的油气为植物性油脂,冷凝后流动性差。对于使用在烟机中短距离内作为导油管是可行的。但在下排式烟机灶柜中需在硅胶管外缘套上与之相配合的弹簧圈,借以保持硅胶管的圆形状态。否则就会使硅胶管在折弯处口径缩小,形成导流性变差,不易通过的现象;而硅胶管由于长期折弯形成的破裂导致泄露废油的现象,加之该机属于嵌入式安装,不易发现情况或更换艰难。
2:硅胶管通道作为废油的导流通道,在各导流通道之间起锁紧作用的是卡箍。由于灶腔内部空间原本有限,再用卡箍进行连接让各管道呈散乱状态分布,使有限的空间更显局促,布局杂乱。而且卡箍的锁紧效果因组装人员的技术不同而留有缝隙,使用一段时间后油污易从导管缝隙间渗漏出来,污染腔体内部环境并产生刺激性气味进而使居家环境质量下降。
另外,目前的集油盒位于灶柜最底部,不易于弯腰观察,且人类视线不易于观察到集油盒内部油量情况。使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要定期倒掉集油盒里的废油。该设计引起了以下问题:
1、该集油盒结构常规处于封闭状态,难以得知油量多少。而且在油溢出时易往腔体内部流动,清洁困难;易滋生细菌污染环境并腐蚀腔体内部零件。
2、该灶柜是属于嵌入式安装,且沉重笨拙。导致在油溢出至地面时,不易于移动灶柜打扫清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下排式烟机灶的导油管路及集油盒提示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排式烟机灶的导油管路及集油盒提示结构,包括烟机灶柜,烟机灶柜上设置有左、右灶具,左、右灶具外设有包围式灶腔,灶腔上设置有环形吸风口,所述左、右灶具之间设置有抽气扇,抽气扇与环形吸风口相通,所述灶腔以及抽气扇上的油槽分别连接有分支铜管,分支铜管汇聚到主铜管上,主铜管与烟机灶柜底部的集油盒相通;所述集油盒的面板顶部开有油污溢出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分支铜管以及主铜管通过连接螺帽与油槽上的中空螺丝叠加密封垫连接锁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污溢出孔位于集油盒面板的左边或右边或居中位置,所述集油盒的面板为透明;所述集油盒为抽屉式抽拉结构;所述集油盒的面板上设置有把手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铜管材质成本相比较低,比硅胶管成本大概低50%左右。2、铜管易吸收灶腔内部的余热,增加废油的流动性,减少附着在管壁上的存油量。3、铜管可根据灶柜内部结构任意设计改变其方向且不易产生堵塞及死角。4、铜管结构锁紧密封效果好,无渗漏、滴漏的现象;5、当集油盒内的油量在到达油污溢出孔位置时,由油污溢出孔溢出少量油从而提示用户应及时倾倒废油,避免了因油溢出而污染环境,缩减灶柜寿命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内部的结构剖示图;
图3是本发明的油路导向图;
图4是图1的A处使用状态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贵华,未经张贵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9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