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浮与沉淀填料的改进及应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39325.X | 申请日: | 2009-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9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志忠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C02F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201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 填料 改进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轻化工、造纸、制药等领域固液分离的气浮与沉淀填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于2005年08月01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0520115653.0,名称为气浮与沉淀填料装置,并于2007年02月07日授权,和专利号为200720051292.7,名称为气浮与沉淀填料装置体,于2008年04月23日授权,就上述的这2份实用新型专利而言,仅说明了气浮与沉淀填料装置、气浮与沉淀填料装置体的构造和组成,且只是简单地叙述了应用的范围,并没有描述针对该装置及其装置体的详细使用方法、步骤,以及不能适用于底部无法安装支撑,还有需要吊挂安装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同时也更易于维护的气浮与沉淀填料的改进;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气浮或沉淀效率10%-50%的气浮与沉淀填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气浮与沉淀填料的改进,包括平直薄板、平直薄板间起连接与支撑作用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后的平直薄板在使用时与水平面间成50-65度角且平行排列,关键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能够螺纹连接 平直薄板间的螺旋杆。
所述的螺旋杆为“士”字形螺杆,该“士”字形螺杆的纵向杆上端上设有螺纹与纵向杆下端内设有的凹槽壁上的螺纹相对应。
该气浮与沉淀填料还包括有将多个连接后的平直薄板包成整体且对平直薄板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的框架。
所述的框架包括可承载多个平直薄板连接为整体的托架、在连接为整体的多个平直薄板上方设有对平直薄板起固定作用的固定网格,以及可将固定网格与承载有多个平直薄板连接为(4)最后使构筑物或设备内的水流沿平直薄板间流动,水流方向与水平面平行或水平面成50-65度角。
可吊挂多个平直薄板连接为整体的吊架、在连接为整体的多个平直薄板的一侧设有对平直薄板起支撑固定作用的斜向托架,以及可将斜向托架与吊挂有多个平直薄板连接为整体的吊架悬挂起来的吊杆。
所述的平直薄板的间距为20-100毫米。
气浮与沉淀填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多个平直薄板用连接机构连接在一起;
(2)接着将多个连接在一起后且与水平面成50-65度角的平直薄板放置在构筑物或设备的中部;
(3)最后使构筑物或设备内的水流沿平直薄板间流动,水流方向与水平面平行或水平面成50-65度角;
如上述步骤(2)中将多个连接在一起的平直薄板支撑且固定在构筑物或设备中部的部件为支撑网。
气浮与沉淀填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多个平直薄板用连接机构连接在一起;
(2)然后用框架包住和固定处于连接状态的平直薄板;
(3)接着将多个连接在一起与水平面成50-65度角的平直薄板和包住固定的框架放置在构筑物或设备的中部;
(4)最后使构筑物或设备内的水流沿平直薄板间流动,水流方向与水平面平行或水平面成50-65度角。
如上述步骤(3)中将多个连接在一起的平直薄板和包住固定的框架支撑且固定在构筑物或设备中部的部件可为设置在构筑物或设备中部的支撑架,也可为设置在构筑物或设备项部的吊杆。
所述的构筑物可为混泥土制作的沉淀池、气浮池、浮沉池(气浮沉淀池)、澄清池、污泥浓缩池,也可以为钢或塑料或玻璃钢制作的沉淀、气浮、浮沉(气浮沉淀)、澄清、污泥浓缩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体说明了气浮与沉淀填料所应用的工艺,且详细说明了应用于气浮、沉淀、浮沉(气浮与沉淀)、澄清、污泥浓缩等5种工艺的使用方法,以及气浮与沉淀填料的安装方法。拓展了气浮与沉淀填料装置、气浮与沉淀填料装置体的应用范围,对实际应用气浮与沉淀填料装置、气浮与沉淀填料装置体,给出了具体的制备方法,能够指导气浮与沉淀填料装置、气浮与沉淀填料装置体的实际应用,为气浮与沉淀填料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建立了保证。
气浮与沉淀填料装置、气浮与沉淀填料装置体在工艺上的应用,能够提高工艺的处理效果,提高固液分离的效率10-50%,且间距越小效率越高,增加工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螺旋杆与平直薄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中螺旋杆与平直薄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志忠,未经孙志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93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