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刮泥式集泥工艺、该工艺所用集泥装置及气浮池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9313.7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汤万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万裕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24;C02F1/5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志香;曾旻辉 |
地址: | 51060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刮泥式集泥 工艺 所用 装置 气浮池 | ||
1、一种无刮泥式气浮集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全少包括如下步骤:
a、原水经过絮凝后形成絮体或絮粒;
b、絮体或絮粒与气泡结合后形成浮泥上浮;
c、浮泥上浮过程中遇到锥形集泥斗的内壁时,沿着集泥斗倾斜的内壁继续上浮,并汇集到集泥斗的出泥口;
d、出泥口处汇集的浮泥经出泥管排出到设定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刮泥式气浮集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斗为至少两个,第一个所述集泥斗靠近进水侧,第二个所述集泥斗靠近出水侧;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从第一个所述集泥斗所排出的浮泥回流到曝气池进行回收再利用,从第二个所述集泥斗所排出的浮泥排出。
3、一种无刮泥式集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泥装置包括集泥斗及出泥管,集泥斗呈锥形,其尺寸由下往上逐渐变小,集泥斗内为集泥腔,在集泥斗的锥顶设有出泥口,出泥管连接在出泥口上并通过出泥口与集泥腔相通。
4、一种无刮泥式气浮池,包括池体、溶气释放器及集泥装置,池体上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溶气释放器靠近进水口;其特征在于,集泥装置布设于池体的上部,集泥装置包括集泥斗及出泥管,集泥斗呈锥形,其尺寸由下往上逐渐变小,集泥斗内为集泥腔,在集泥斗的锥顶设有出泥口,出泥管连接在出泥口上并通过出泥口与集泥腔相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无刮泥式气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斗呈多边棱锥形,其由至少三块三角板组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无刮泥式气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斗设于所述池体的上部并将所述池体封闭。
7、如权利要求4所述无刮泥式气浮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池体的下部设有沉泥斗,沉泥斗的下部设有排泥口。
8、如权利要求4所述无刮泥式气浮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管包括进口端、出口端,进口端与所述集泥斗的锥顶连接,出口端的高度低于进口端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无刮泥式气浮池,其特征在于,布设于所述池体上部的所述集泥斗,其锥顶均设有所述出泥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无刮泥式气浮池,其特征在于,可分为两部分集泥斗,第一部分所述集泥斗靠近进水侧,第二部分所述集泥斗靠近出水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万裕,未经汤万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93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丝脱焊修补粘合剂
- 下一篇:一种可交联的粘合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