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韧尼龙及其制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39160.6 | 申请日: | 200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5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望;汪克风;陶巍;刘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赛特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K13/02;C08K3/30;B29B9/06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 地址: | 5284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韧尼龙,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低成型收缩率和良好尺寸稳定性的超韧尼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上述超韧尼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通常称为尼龙)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用途最广、综合性能优良的基础树脂。尼龙在弯曲强度、耐磨、耐蠕变、电性能等方面的性能非常突出,但是大部分的尼龙品种耐低温韧性不够理想,因此,影响了在铁路器材、汽车部件等室外使用的场合的应用。
超韧尼龙作为改性尼龙的一大品种,主要是通过添加橡胶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茂金属聚烯烃等,经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制得的。同时,增韧剂一般都是通过接枝共聚极性基团,通过极性基团与尼龙末端的氨基或羧基反应而增强尼龙树脂和增韧剂的相容性的。增韧剂的加入能大幅度的提高尼龙的冲击强度和耐低温性但是由于尼龙本身存在成型收缩率偏大的缺点,增韧剂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尼龙的成型收缩率。由于制备超韧尼龙所需的增韧剂添加量比较大,一般都在15%以上。制备壁厚比较大或者较大件的制品时,很容易产生形变,难以满足对尺寸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低成型收缩率和良好尺寸稳定性的超韧尼龙。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制备上述超韧尼龙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超韧尼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尼龙6 55-75%
超细微硫酸钡 5-15%
POE-g-MAH 10-20%
抗氧化剂1010 0.1-0.3%
抗氧化剂168 0.2-0.5%
润滑剂TAF 0.3-0.7%
一种制备上述超韧尼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尼龙6树脂、超细微硫酸钡、POE-g-MAH、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润滑剂TAF混合均匀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充分熔融、复合、经机头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干燥,最后包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增韧体系中引入超细微硫酸钡填料利用超细微填充材料在一定范围内对超韧尼龙的韧性影响比较小的特点,以及还具备填充材料的普遍特性即增加产品的刚性和尺寸稳定性以及降低制品的成型收缩率。超细微填充材料在无须增加或者少量增加增韧剂添加量的同时达到同样的增韧效果,且提高材料的尺寸稳定性、降低制品的成型收缩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按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
尼龙6 55%
超细微硫酸钡 20%
POE-g-MAH 24%
抗氧化剂1010 0.1%
抗氧化剂168 0.5%
润滑剂TAF 0.4%
将尼龙6树脂、超细微硫酸钡、POE-g-MAH、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润滑剂TAF,在高速搅拌机下充分混合均匀,高速搅拌机的转速为300转/分钟,将混合后的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转速为200转/分钟,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充分熔融、复合、经机头挤出、拉条、在冷却槽中冷却、经过切割机切粒、在真空箱中80℃干燥24小时,即得本发明产品。
实施例2
按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
尼龙6 64%
超细微硫酸钡 15%
POE-g-MAH 20%
抗氧化剂1010 0.2%
抗氧化剂168 0.3%
润滑剂TAF 0.5%
将尼龙6树脂、超细微硫酸钡、POE-g-MAH、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润滑剂TAF,在高速搅拌机下充分混合均匀,高速搅拌机的转速为300转/分钟,将混合后的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转速为200转/分钟,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充分熔融、复合、经机头挤出、拉条、在冷却槽中冷却、经过切割机切粒、在真空箱中80℃干燥24小时,即得本发明产品。
实施例2
按重量百分比称取以下组分:
尼龙6 75%
超细微硫酸钡 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赛特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赛特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9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相关分析求取风电场稳态等效风速与发电功率的方法
- 下一篇:墨水组成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