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氢氧化镍及其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8501.8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朱燕娟;黄亮国;丘毅辉;赵韦人;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3/04 | 分类号: | C01G53/04;H01M4/04;H01M4/5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氢氧化 及其 复合 电极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纳米氢氧化镍及其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浓度分别为0.1~1.0mol/l镍盐水溶液和浓度为0.2~2.0mol/l苛性碱水溶液以一 定速度并流加入置于超声波清洗器振动腔内的反应容器中,再加入适量分散剂、pH值缓冲 剂,反应过程始终在超声波振动环境中进行,同时保持反应体系温度、pH值和搅拌速度恒定, 反应结束后,静置陈化、洗涤、过滤、烘干、研磨得到纳米氢氧化镍粉体;其中镍盐是硫酸 镍、硝酸镍或氯化镍中的一种;苛性碱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的一种;分散剂是聚乙二醇 或吐温-80中的一种,分散剂用量为氢氧化镍理论产量的质量百分比1%~5%;pH值缓冲剂包 括氨水或含铵的苛性盐,浓度为0.2~1.0mol/l;超声波功率为40W~80W,频率为 40KHz~100KHz;
(2)将步骤(1)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镍粉体以3%~11%的质量百分比掺入到工业用微米级 球形β相氢氧化镍(β-Ni(OH)2)中,并加入质量百分比为5%~50%的导电剂、质量百分比为 1%~5%粘结剂和适量蒸馏水,将其混合均匀后涂到泡沫镍基片中,制成复合电极片作电池正 极;用储氢合金加入质量百分比为5%~50%导电剂、质量百分比为1%~5%粘结剂和适量蒸馏水 制成负极片,制作方法与正极片相同;其中导电剂为镍粉、乙炔黑、炭黑、石墨中的一种或 它们任意比例混合;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聚四氟乙烯(PTFE)中的一种或它 们的任意比例混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体系的pH值为9~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体系的反应温度为室温~8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体系的搅拌速率为150转/分~1000 转/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完成后静置陈化至沉淀层不再变 薄,倒出上层清液,继续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溶液pH值小于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时用丙酮或酒精洗涤1~3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时,烘干温度控制在70℃~110℃。
8.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与负极片制备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85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