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生物复混肥、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38426.5 申请日: 2009-04-07
公开(公告)号: CN101525254A 公开(公告)日: 2009-09-09
发明(设计)人: 李华兴;张志红;赵兰凤;冯宏;刘序;彭桂香;韦翔华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5G1/00 分类号: C05G1/00;C05F17/00;A01C21/00;C05F11/08;C05C9/00;C05B1/02;C05D1/02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丽明;任 重
地址: 510642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功能 生物 复混肥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生物复 混肥、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肥料主要包括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三大种类。

施用化肥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经济效益比较突出,但是长期 大量施用,不但增产效益下降,而且还会引起其它问题,如造成土壤 板结,农产品品质下降;此外化肥流失加剧了湖泊和海洋等水体的富 营养化,造成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每况愈下。

有机肥含有丰富腐殖质,既可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又可提高作物 品质,但其中有效养分含量低,如果直接施用,难以提高作物产量和 复种指数,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

微生物肥料虽然在农业生产、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不可 忽视的作用,但是微生物肥料本身不含营养元素,是一种间接型肥料, 不能代替化肥或者有机肥。同时,目前开发的生物肥中所采用的微生 物菌种组合存在很大随意性,往往是一种简单混合,没有综合考虑菌 种的生物特性和功能组合优势。实际上添加的微生物并不是种类越多 越好,微生物菌种随意组合也会造成资源浪费,施肥效果常常不稳定。

国内生物复合肥的专利发明,如专利申请号为99111130.3、发明 名称为“高效多功能复合微生物肥及其工业制造方法”的专利申请公 开了一种主要以根瘤菌为主、泥炭土、污泥为载体的复合微生物肥; 在专利申请号为99109167.1、发明名称为“一种复合生物肥料及其生 产方法”专利申请中,发明者将工农业废弃物进行灭菌处理生产复合生 物肥料,灭菌处理不能保留有益微生物,而且技术方案实现需要添加 灭菌设备,不适合在广大农村推广;在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34219.9、 发明名称为“一种能够防止香蕉枯萎病的香蕉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的 专利申请中,公开了酵素菌有效活菌数,可防止香蕉枯萎病,但没有 明确说明具体微生物配伍种类和检测方法,也没有综合考虑作物需要 的其他养分。

为适应当今对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应该大力提倡发展有机肥, 通过辅以化肥、微生物菌剂改善有机肥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方向。 但只有寻找到有机肥的改良方法、化肥的合适添加量、微生物菌剂的 正确配伍等具体方案,才有可能真正利用好上述三种肥料各自优点, 开发生产出具有实际推广价值的生物复混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生物 复混肥,通过改善有机肥并适当添加微生物菌剂和化肥,有机结合各 种肥料的优点,保证作物需要的养分和土壤生态平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多功能生物复混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多功能生物复混肥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多功能生物复混肥,包括以下物质含量:有机质含量18~ 20g·kg-1、功能芽胞杆菌总含量0.2~0.5亿CFU·g-1、全N(N)40~ 50g·kg-1、全P(P2O5)20~30g·kg-1、全K(K2O)50~60g·kg-1

所述功能芽胞杆菌包括枯草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和胶质芽胞 杆菌,每种芽胞杆菌在生物复混肥中含量不低于0.05亿CFU·g-1。检测 三种芽胞杆菌时,分别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添加的利福平终浓度 为100ug·mL)、蒙金娜有机磷培养基和硅酸盐细菌培养基。

所述全N、全P、全K分别来自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化肥 以及有机堆肥。

本发明选择特殊处理后的有机堆肥作为载体,添加芽胞杆菌复合 菌剂和化肥,得到多功能生物复混肥,其中重要的是有机堆肥特殊处 理过程和菌剂筛选等。在多功能生物复混肥中,有机堆肥含量为80% 以上,化肥的添加量以不影响菌剂作用为最高限量。

所述有机质含量来自于有机堆肥材料,有机堆肥材料为工农业废 弃物,优选畜禽粪便、秸杆和菇渣等。将所述材料腐熟、风干制备得 到有机堆肥,可保证有机质含量以及微生物活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84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