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取代呋喃类化合物及其作为有效发光体在发光二极管方面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8311.6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8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龙;何沛;宋森川;林丹燕;陈泳;林伟忠;万一千;宋化灿;龚孟濂;李红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D307/36 | 分类号: | C07D307/36;C07D307/42;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07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呋喃 化合物 及其 作为 有效 发光体 发光二极管 方面 应用 | ||
1、多取代呋喃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如式(1):
其中R1、R2和R3分别为氢或各种烷基或芳基或萘基或取代的芳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取代呋喃类化合物,其特征为选自如下结构之一:
1,4-双-(2-(3,5-二苯基呋喃基))苯 1,4-双-(5-(2,3-二苯基呋喃基))苯
1,3-双-(2-(3,5-二苯基呋喃基))苯 1,4-双-(5-(3-苯基-2-(4-苯氧基苯基)呋喃基))苯
1,4-双-(2-(3-苯基-5-(2-萘基)呋喃基))苯 1,4-双-(2-(3-苯基-5-(4-联苯基)呋喃基))苯
4,4′-双-(2-(3-苯基-5-(2-萘基)呋喃基))联苯
4,4′-双-(2-(3-苯基-5-(4-联苯基)呋喃基))联苯。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取代呋喃类化合物作为有效发光荧光粉,以近紫外光源为激发光源,在发光二极管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未经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83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咔唑肟酯类光引发剂
- 下一篇: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