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纤维纱的浆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7900.2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有;魏丽梅;梁红;刘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富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5/28 | 分类号: | C03C2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2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浆料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纱的浆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它是以石粉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捻线形成玻璃纤维纱,玻璃纤维纱再经准备、织布、后处理等工艺,最后形成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整浆工艺主要在准备部分,就是使玻璃纤维纱涂敷一定的浆液,经浸轧和烘干后,部分浆液渗入玻璃纤维纱的内部,增大了玻璃纤维之间的粘附力,从而使玻璃纤维纱强度增加,另一部分浆液被覆于玻璃纤维纱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浆膜,以提高玻璃纤维纱在织布时的耐磨性能。织布过程中玻璃纤维纱在织机上受到反复的摩擦和冲击作用,往往因此而受到损伤,产生毛羽,严重时造成断头,降低织造效率和织物质量。
调配好浆液的质量直接决定玻璃纤维纱上浆的性能,严格控制好浆液质量非常重要。传统的玻璃纤维纱使用的是传统淀粉浆液,传统的淀粉浆液是按表1的组分进行配比,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浆液粘度不稳定、要使用防腐剂,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配料成分较多、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浆液粘度稳定、不使用防腐剂、配料成分少、稳定性好的玻璃纤维纱的浆料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玻璃纤维纱的浆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玻璃纤维纱的浆料组合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玻璃纤维纱的浆料组合物,按重量配比计,它由以下组分组成:
聚乙烯醇 2%~5%
聚乙二醇 1.5%~4.5%
水 90.5%~96%
消泡剂 0.0005%~0.0015%
上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百分之百。
本发明玻璃纤维纱的浆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备该浆料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清洗浆釜;
(b)向所述浆釜中加入软水,开动搅拌机,缓慢加入聚乙烯醇;
(c)慢慢升温至40℃~60℃;
(d)缓慢加入聚乙二醇,继续搅拌;
(e)慢慢升温至80℃~95℃,保温30分钟;
(f)加入软水冷却至60℃~70℃;
(g)再加入预先用热水稀释好的消泡剂溶液,搅拌5分钟;
(h)加入软水调和冷却至50℃~60℃。
本发明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由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F78K)生产;所使用的聚乙二醇由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PEG4000S)生产;所使用的消泡剂由日本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生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包括聚乙烯醇,而聚乙烯醇作为本发明的主要浆料成分,各种玻璃纤维均有良好的粘附性,浆液粘度稳定、浆膜坚韧、耐磨性、抗屈度都很好,产生的污水99%以上在高温下都可以退浆分解,污染比传统纺织品低,所以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浆液粘度稳定、耐磨性好、抗屈曲度好。
由于玻璃纤维耐磨性较差、脆性比较大,而聚乙烯醇作为本发明的主要浆料成分,可以增加其浆膜的坚韧性,防止在织布过程中织机快速运转而造成起毛、断头等疵点,所以本发明坚韧性好。
由于本发明包括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具有润滑作用,所以可以增加上浆后玻璃纤维纱的耐磨性。
由于本发明还包括消泡剂,所以在调浆过程中浆槽中不会产生泡沫,从而使玻璃纤维纱上浆均匀。因此本发明浆液粘度稳定、不使用防腐剂、配料成分少、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按重量配比计,本发明的配方为:
聚乙烯醇 2%
聚乙二醇 1.5%
消泡剂 0.0005%
其余为水
其制备方法是:清洗浆釜,向所述浆釜中加入软水,开动搅拌机,缓慢加入聚乙烯醇,慢慢升温至40℃,缓慢加入聚乙二醇,继续搅拌,慢慢升温至80℃,保温30分钟,加入软水冷却至60℃,再加入预先用热水稀释好的消泡剂溶液,搅拌5分钟,加入软水调和冷却至50℃。
实施例二:
按重量配比计,本发明的配方为:
聚乙烯醇 5%
聚乙二醇 4.5%
消泡剂 0.0015%
其余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富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富华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雾吸收塔
- 下一篇:复合式输入装置及其输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