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HIV蛋白酶抑制剂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7600.4 | 申请日: | 200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7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邱发洋;游剑岚;邓刚;何正祥;刘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405/14 | 分类号: | C07D405/14;A61K31/496;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10663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hiv 蛋白酶 抑制剂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肿瘤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HIV蛋白酶抑制剂衍生物及 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且 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肿瘤防治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肿瘤化 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三个基本手段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 用于肿瘤治疗的药物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获得了一大批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 临床抗肿瘤药物;遗憾的是这些抗肿瘤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因而在 临床上使许多病人不能坚持连续接受治疗;另外,化疗耐药和肿瘤转移性的产 生常常使肿瘤治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寻找新的毒副作用小、没有耐药 性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HIV病毒的蛋白酶,可以 抑制HIV病毒在体内的复制。HIV蛋白酶抑制剂在艾滋病(AIDS)的高效抗逆转 录病毒治疗(HAART)疗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证据表明,随着HAART疗法 的广泛使用,与艾滋病相关的恶性肿瘤,如卡波氏肉瘤的发病率显著减少。从 而激发人们开始研究HIV蛋白酶抑制剂是否能够抑制肿瘤。有研究表明,HIV蛋 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Ritonavir)、沙奎那维(Saquinavir)、萘非那韦(Nelfinavir)、 茚地那韦(Indinavir)等均能在体内抑制肿瘤的生长。
这些HIV蛋白酶抑制剂作为HAART疗法的药物,具有类药性质和毒性小等 特点。但是,HIV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HIV蛋白酶抑制剂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 备抗肿瘤药中的应用;该类化合物对人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可以作 为活性成分用于抗肿瘤药物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类HIV蛋白抑制剂衍生物(C39H51N5O5-(1(1S,2R),5(S))-2,3,5- 三脱氧-N-(2,3-二氢-2,3-丙酮叉氧基-1H-茚-1-基)-5-[2-[[(1,1-二甲基乙基)氨基]羰 基]-4-(3-吡啶甲基)-1-哌嗪基]-2-(苯甲基)-D-赤式-戊酰胺)具有如通式X所示的 结构:
其包括所有可能的立体异构体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1选自H、C1-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带有一个或多个羟基、氨基或卤原子的 C1-3的烷基和苄基中的任一种;
R2选自H、OCH3、CF3、卤素或五元杂环;
R3和R4选自C1-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相连的与醛酮生成的缩醛或缩酮。
优选的,当所述R1和所述R2选自H时,所述R3和所述R4为丙酮叉基。
本发明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效量的至少一种上述化合 物。
上述的具有通式X结构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的反应式如下:
其中式I化合物CH05-SM1从上海达瑞精细化学品公司购得和式VI化合物 CH05-06从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购得。
所述制备过程进一步包括在充分条件下经过下列步骤将式I化合物
转变为式V化合物
(1)将式I化合物通过与甲酸和双氧水及氢氧化钠反应,进行双羟基化;
(2)将步骤(1)所得的化合物通过与浓硫酸和丙酮反应,保护羟基;
(3)将步骤(2)得到的化合物通过与三氧化镉、二氯甲烷和过氧叔丁醇 反应,在苄位氧化引入羰基;
(4)将步骤(3)得到的化合物通过与盐酸羟胺反应,以及与氯化镍和甲 醇反应,将羰基转化成氨基,得到式V化合物。
所述制备过程进一步包括在充分条件下经过下列步骤将式VI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