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电机电动阀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37304.4 | 申请日: | 2009-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 发明(设计)人: | 谭仲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仲禧 |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 磊;曾旻辉 | 
| 地址: | 510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机 电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阀,尤其是涉及用于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上,控制冷水或热水空调系统管道的开启或关闭的电动阀。
背景技术
常用于控制中央空调系统冷水或者热水流量的电动阀,多为单向弹簧复位的电动阀,其驱动电机多使用交流磁滞同步电机。在阀门全开后,需要使电机始终保持在额定电压的通电状态下,以便保持阀门的常开状态。但是使用交流磁滞同步电机存在以下不足,1、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由于阀门常开所产生的堵转电流有几十毫安,会导致电机长时间发热,这样就会影响零部件的寿命,同时,电机的能耗增加,效率较低;2、电源电压适应性差,额定电压变化不宜超过15%,否则会造成电机过热或者力矩不足,严重的会烧毁电机的线圈;3、不能适用直流供电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功耗的、结构简单、电压适应性强的直流电机电动阀。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直流电机电动阀,包括驱动器和阀体,所述驱动器内设有直流电机总成和电路板组件,其底部设有内凹的榫眼,阀体包括阀板转轴,阀板转轴的端部设有与榫眼配合的榫头。
驱动器上的榫眼和阀体转轴上的榫头相配合,实现驱动器和阀体的连接,这样的结构相对简单,使用直流电机总成,功耗相因降低,电压适应性增强,堵转电流小,电机能耗减小,效率高。
所述的电路板组件上设置有交直流转换模块。可以进一步提高其适用电压范围,方便选择直流或交流电源,提高产品使用场合。
所述的驱动器内设有与所述电路板组件上电压选择模块连接的微动开关。可以获取阀门全开的状态信号,相应由较高的工作电压切换到较低的维持电压,减小维持阀门全开时的功耗。
所述驱动器设有包括轴承盘、底盘、带有轴筒的扇齿和卷簧的底盘组件,其中轴承盘设置在底盘上,扇齿和卷簧设置在底盘内,所述直流电机总成设置在轴承盘上,其底部设有与扇齿啮合的齿轮柱,所述榫眼设置在扇齿轴筒的底部,所述底盘底部设有穿孔,所述阀板转轴从穿孔延伸入底盘内,其端部的榫头与所述榫眼配合,卷簧套设在所述阀板转轴上,其一端固定在底盘上,另一端固定在扇齿上。采用与阀体转轴同轴的卷簧作为阀门的关闭动作机构,保证电机在断电时也可以正常关闭阀门。
所述穿孔上设有向所述底盘内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卷簧端部套设在该延伸部外。延伸部可以限制卷簧的移位,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
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底盘内,所述扇齿后部设有可触发该微动开关的突起。通过扇齿的运动状态,获取阀门开闭信号,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所述驱动器设有套设在所述扇齿轴筒外的手柄,在所述轴筒外壁上设有轴向凹槽,在手柄上相应设有与凹槽配合的突部。直接旋转手柄可带动扇齿转动,带动阀体转轴转动,实现阀体的手动操作。
所述底盘底部设有开孔,所述阀体上设有与该开孔配合的带内螺纹的突起平台。通过螺钉可以将阀体固定在底盘底部,进一步提高驱动器和阀体连接的可靠性。
所述的底盘内设有中空的圆筒体,所述阀体上设有延伸入该圆筒体内的支撑柱,圆筒体侧壁上设有延伸至底盘外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分离螺钉以及固定分离螺钉的方螺母。通过分离螺钉在凹槽内的运动,其端部与支撑柱之间的压紧或放松,实现将阀体固定在底盘上的活动连接,便于快速安装和拆卸。
所述凹槽内设有限位的开口挡圈。可以防止分离螺钉完全移出凹槽内。
所述阀体顶部上设有带内螺纹的筒状平台,所述支承柱底部设有与其配合的内螺纹,其顶部设有一字凹槽或十字凹槽。支撑柱可以活动设置在阀体顶部,便于更换易损部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低功耗的直流电机驱动,节点能力强,具有较宽的电压适应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容易,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装配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直流电机总成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轴承盘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扇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底盘装配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底盘组装分离螺钉的剖视图;
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路板的工作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仲禧,未经谭仲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3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高致密二硼化镁超导线、带材的方法
- 下一篇:酶促制备羧酸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