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NA微阵列芯片及其检测方法和在检测CYP3A4、CYP3A5和MDR1基因多态性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7076.0 | 申请日: | 2009-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规划;姜楠;杨扬;李华;黄民;王雪丁;林炳生;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卫 |
地址: | 51027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na 阵列 芯片 及其 检测 方法 cyp3a4 cyp3a5 mdr1 基因 多态性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体外诊断技术,具体涉及一种DNA微阵列芯片及其检测 方法和在检测CYP3A4、CYP3A5和MDR1基因多态性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法,临床常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 司、环孢素和雷帕霉素的广泛应用改善了器官移植的临床效果,同时其毒副作 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临床应用中很可能因给药剂量不足导致“免疫抑制不足”造成移植物的免 疫排斥导致移植失败,或者给药过量造成“免疫抑制过度”导致肝肾毒性及感 染和肿瘤的发生。目前常用的是传统的“千人一药,千人一量”给药模式, 即病人服用相同起始剂量,然而临床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 和雷帕霉素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治疗窗窄,药代动力学表现出极大个体差异, 常会出现血药浓度相同,患者疗效却相差甚远,用传统的药代动力学机制也无 法解释的情况。临床应用时常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用药一段时间后测定药物 浓度,医师需经过多次调整,方能找到适合每例患者的最佳药物方案及药物剂 量。采用这种给药方式,难以真正做到个体化用药,更不能前瞻性预测药物的 毒副作用或排斥反应的发生。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弥 补以往只根据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用药的不足,为临床个体化用药开辟新的途 径。
不同个体对于药物治疗反应的差异可由多种因素造成,并产生不同的后 果。其中20%~95%药物处置和效应差异由遗传因素所致,涉及药物靶体基因、 药物代谢酶基因、药物转运相关基因、DNA修复酶基因以及一些辅基合成酶 基因等。这些基因的遗传变异是形成药物疗效产生个体差异的基础,其他影响 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疾病以及环境因素等。
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消除的主要决定因素。药物在体内代谢向两 个方向发展:代谢解毒和代谢活化,其中大部分药物的代谢在肝脏进行。细胞 色素P450(CYP)酶系是肝脏中主要的代谢酶之一,该酶活性存在明显个体差 异,对不同个体的药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毒性均产生重要影响。P450 (CYP)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家族,CYP基因多态性以及对药物代谢的 影响,也是药物遗传学研究的最早对象之一。其中CYP3A亚家族是人类最主 要的CYP亚族,50%以上的药物由其介导进行I相代谢。
人的CYP3A亚家族主要有4种同工酶组成:CYP3A4(cytochrome P450 3A4,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5(cytochrome P450 3A5,细胞色素P450 3A5),CYP3A7和新近发现CYP3A43,均存在多种基因多态性,它们相互毗 邻并定位于染色体7q21。CYP3A7是胚胎期肝内CYP3A的主要表现形式,出生 后便显著降低。CYP3A43在成人肝脏中少量表达,但它在药物代谢中起的作 用仍不明确。CYP3A4和CYP3A5则是CYP3A亚家族中最丰富最重要的酶, 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非常相近,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胃肠道。
已经发现CYP3A4基因有30多种多态性。CYP3A4*lB是最常见的突变,它 不会导致CYP3A4底物代谢的改变,但是可能和前列腺癌、继发型白血病和青 春期提前有关。有学者认为,CYP3A4*lB和CYP3A5*1之间的连锁不平衡是造 成CYP3A表型多态性的主要因素。CYP3A5作为唯一表达于肝外的CYP3A,它 的多态性表达可能与某些组织,如肺、肾、前列腺、乳腺、白细胞的疾病易感 性以及类固醇和外源性物质在这些组织的代谢有关。CYP3A5的基因多态性影 响药物的疗效,与CYP3A5*1等位基因携带者比较,CYP3A5*3/*3基因型个体 需要较少量的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便可达到治疗浓度。许多研究表 明,CYP3A4和有CYP3A5参与多种药物的代谢,其基因多态性常导致不同个 体间药效和毒副作用的差异,因此日益收到广泛关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7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含钒石煤矿中浸取钒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发酵提纯他克莫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