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作为抗感染药物增效剂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36825.8 申请日: 2009-01-20
公开(公告)号: CN101780082A 公开(公告)日: 2010-07-21
发明(设计)人: 张宏;张革化 申请(专利权)人: 张宏
主分类号: A61K31/4748 分类号: A61K31/4748;A61P31/04;A61P31/10;A61P31/12;A61P33/02;C07D491/18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戴建波
地址: 51063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苄基 喹啉 生物碱 作为 感染 药物 增效剂 用途 及其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感染药物增效剂,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抗感染药物增效剂的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耐药性是病原体对抗病原体药物的相对抗性。病原体产生耐药性是自然界的规律,即其产生是耐药基因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并非在抗感染药物问市之后才出现。病原体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naturalresistance)、获得耐药性(acquiredresistance)、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MDR)以及交叉耐药性(crossresistance)。固有耐药性也称内源性耐药性(intrinsicresistance),它决定抗感染药物的抗菌谱。耐药基因一是由染色体编码介导,即DNA或RNA突变所致。另一是由质粒(plasmid,又称R-质粒)介导,特点是方式多(转化、转导、结合及易位),发生率高,通常表现在产生失活酶或修饰酶而耐药。获得性耐药性是指敏感病原体接触抗感染药物后,由于遗传基因的变化、生存代谢途径的改变而产生的耐药性。多药耐药性系指同时对多种常用抗感染药物发生的耐药性,主要机制是外排泵基因突变,其次是外膜渗透性的改变和产生超广谱酶。交叉耐药性是指药物间的耐药性互相传递,主要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抗菌药物之间。

发现并应用抗感染药物增效剂,既可减少耐药性、增加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抗感染药物的临床疗效,又可以延缓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周期。

抗感染药物增效剂的研究最近几十年来一直在进行着。临床上使用的甲氧苄胺嘧啶(TMP)是磺胺类等抗细菌药的增效剂。中国国家专利“小檗碱作为抗真菌药物增效剂的用途”(专利申请号200410052989.7)、“黄芩素作为抗真菌药物增效剂的用途”(专利申请号200710041688.8)、“逆转唑类药物抗真菌活性多药耐药性的药用植物增效剂”(专利申请号200610034165.6)、“抗真菌药物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申请号00121370.9)公开了一些能够作为抗真菌药物增效剂的结构或物质。

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何立文等。药学进展,1996;20:193.),包括抗菌、抗肿瘤、镇痛、降压等;也发现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活性(OnoMetal.CancerChemotherPharmacol,1994;35:10.)。高爱莉、张宏等报道了双苄基异喹啉类的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具有增效活性(中华皮肤科杂志.2008,41:31.)。但尚未见到除此之外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作为抗感染药物增效剂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通式(I)所示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感染药物增效剂方面的用途:

式中,R1是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R2和R3是氢,或R2和R3一起为O;

R4和R5是氢、甲氧基、乙酰基,或者R4和R5一起为O;

X1、X2、X3、X4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卤原子或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酰氧基,且n是0至3的整数。

我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发现由通式(I)所示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具有抗感染药物增效活性,它们作为活性成分能用作抗感染药物增效剂。本发明的增效剂与抗感染药物一起使用,形成一种组合物,制成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消毒用品、卫生用品而销售、使用,从而方便了某些场合的人群。

本发明中,抗感染药物增效剂可以是抗真菌感染药物增效剂、抗细菌感染药物增效剂、抗病毒感染药物增效剂、抗放线菌感染药物增效剂、抗支原体感染药物增效剂、抗衣原体感染药物增效剂、抗螺旋体感染药物增效剂、抗立克次体感染药物增效剂、抗原虫感染药物增效剂或者抗蠕虫感染药物增效剂。

本发明的抗感染药物增效剂可以针对引起感染的各种病原体,包括能引起动物、植物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的真菌、细菌、病毒、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蠕虫感染,尤其是真核微生物真菌,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宏,未经张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68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